文/安杺
新的一天,鹭岛的天空是宫崎骏动画里的清新晴明。望着头顶蓝了很久的天空,心里有些怀念南方烟雨蒙蒙的日子。我想听雨了 ,哪怕是一场声音轻柔的小雨。
“夏天热,雷雨多。”这是小时候印在脑海里的儿歌,往年不曾想起过。自来到这个城市,这样的场景在立秋后,便时有上演。
鹭岛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岛内岛外也有“海厦门”和“山厦门”之分,基于这样的特性,即便预报说是下雨天,多是呼呲呲一阵子,很少有一场雨是能覆盖全城的。更加不会像江南的雨那样绵绵不绝。
如果说春天是个有着芬芳味道的季节,那么夏天就是个有声音的季节,这个城市的雨就更加是这样。下雨时,雨点敲击万物,雷声轰鸣穹顶,还有蛙声、蝉鸣声,夜以继日,不绝于耳。
无论是在曾经的江南,还是在现在的东南沿海,对于一个生活在南方的北方人来说,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烦恼都和雨有关。我喜欢听雨,没有雨的日子,耳畔少了悦耳的灵动之音,就连同入口的茶也会少了几分滋润,但若是接连的雨天,我又烦恼汹涌的潮湿太过于长情。
我喜欢听雨,源自喜欢听雨的妙意。尤其是这夏天的雨。为了能隔着窗听雨,看雨,选房时特意选了落地的大玻璃阳台。到了雨天,燃上一根素香,煮一壶喜欢的茶,静静地贴在玻璃窗边坐着,用聆听的方式去感受窗外被雨冲刷着的世界,领悟万物崭新的生命时刻。
守一隅凡尘静怡,享一段悠然时光,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与其说听雨,不如说是在听自己的内心, 那些刻在心里的人,抹不去的记忆,多年以后,依旧值得想念和微笑,就如同一遍遍地去翻阅一本经典名著,一读再读,总有新的感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隔着窗听雨,雨也与我关联,感受雨和窗外的万物狂欢时,更像是赏析一部精彩的纪录片,那一刻,我只是一名观众,安然地关注着。眼里的,心里的世间万物,百态生活,或绚丽或丑陋;或寂静或喧闹;或和善或狰狞;都有属于它自身的自然属性。
雨也如此,它有自己的属性,本就是自然之物。听雨也是听它最为自然的到达方式,不能强求,只能顺应,如同顺应生活里会有很多的未知发生,好的,以及不好的。
听雨的过程,也是静心的过程,能从中领悟生命的豁达,继而给自己的内心增添多一点的淡然。任凭世事无常,也尽力体会“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境。
记忆里有很多深刻的夏天的雨景,几乎都是来的急切走的匆忙。雨停后,幸运时能瞥见绚丽的彩虹,也能见房顶下那几滴迟滞的雨,滑过屋顶,在窗檐滴答,滴落在窗台上,水花四溅,像是那一刻的脱离让它的心碎了一地。这种别离前的告别仪式有些伤感,让人难过,却也瞬间成为了过去。
落笔至此,天气有些阴沉,海上起风了,我的憧憬再次开始翻滚。下雨吧!那些躲在空调间里燥热的灵魂,需要凉风的抚触,需要雨水惊醒心中的沉闷,还有那些在高温下奔跑的脚步,需要雨水涤洗灰尘,润泽梦想。
历经雨的洗礼,万物就能焕然一新,明日里,那高高的天空,蔚蓝色也会崭新的明丽,云朵也会更加洁白,翩翩起舞时,也会愈发轻柔妩媚.....
秋就要登场了,这夏尾初秋之际,会下一场酣畅淋漓的雨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