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花时间去了解环境与个人之间的千丝万缕,有句话说的很精辟:你现在的状态就是你之前所有选择的集合,你的每一步选择将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你未来的生活。
既然说选择决定现状,那什么决定选择呢?

是认知、思想以及格局,我们一系列的底层思维构成的思维模式,决定着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操纵着我们面对未来的行为。
生活中还有一句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万事万物都追求相互间的匹配,形影不离的人思维模式一定大同小异,他们也经常处于同样的环境中,那思维模式又由什么决定呢?
诺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与其搭档阿莫斯·特沃斯基有一个经典的思想实验,他们指出,人们在做判断时,会把要判断的东西跟大脑里的某个既定模式进行对比。
比如,一位父亲如果在半夜的时候,发现上中学的儿子悄悄回家,他可能会觉得儿子八成刚在外面喝完酒,因为这位父亲曾经多次看到酒吧里坐满了青春的孩子们,或者自己在中学时回家晚的原因就是因为和同学喝酒。
认为儿子80%的概率是因为喝酒晚归,其实就是这位父亲的思维模式,他之所有有这样的出发角度,是因为他将青少年晚上在酒吧喝酒这个既定场景与他儿子晚归进行了对比。

如果这位父亲一直没有接触过青少年的酒吧之夜这个既定场景,而是经常路过一个广场,那里每天晚上都会有一群孩子玩滑板,此刻,这位父亲用来对比的场景就会转换到玩滑板的事件上来,他会猜他儿子有90%的概率是玩滑板去了。
这种与大脑内的既定模式去对比的思考方法,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某个具体对象和你心里的形象越接近,你就越有可能认可它的代表性,从而直接影响思考角度以及后续行为。
以上提到的既定模式、具体对象、特定场景统统都是环境的产物,换言之,我们在之前环境中的所见所闻将潜移默化的决定着我们的思维角度。
记得曾经和一位同事散步,正好赶上剧组拍电影,马路边停着三辆明星的房车,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见闻,他之后又在一个商场的停车场中见到相同的房车,会不由自主的断定:这一定是位明星的车。
所以,提供思维模式中的对比参数是环境的一大作用,正所谓见多识广、村里的长者最灵光,如果想要思想高深就必须得去接触一些有深度的环境。
不过,如果环境只是提供我们思考中的对比参数,那注定会拾米丢瓜,环境对思维模式更深一层的作用在其对思维模式的塑造与改变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可以让一个人崛起更会让一个人陨落。
在人生慢慢长路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由家庭到学校再到工作这样的一个环境历程,拉长来看,不同环境里的人,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思维模式、能力及发展路径。
今天的HR圈,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环境对发展路径的塑造作用,比如:腾讯出产品经理、阿里出运营、百度出技术、联想出销售,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公司入职。
拿学校举例,很多人说:互联网的普及,学校被取而代之是早晚之事。熟不知这个人们认知内教人知识的地方却不减反增,各种培训机构、夏令营、商学院如雨后春笋般高速增加,有人反问到:“建一所互联网大学,让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授课,岂不就是教育的高质化与公平化吗?何乐而不为。”
疑问中提出的问题准确无误,可是在学校提供的所有价值中,教学只是其中一项。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除了极少数自律的人,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约束甚至强制,才能完成学习,而学校提供的恰恰就是:帮助人们克服人生中的好逸恶劳,强制约束自身学习进步的他律环境。
而思维模式的范围则更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而时刻在变,有些变化仅在转瞬即逝间,近日沸沸扬扬的羽凡事件,使得海泉无奈的问了十个为什么?可能这一切变化在羽凡家庭环境变化之时,就已埋下伏笔。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思维的影响之大,而家庭环境往往又是每个人最初接触到的环境,所以从概率的角度看,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登上福布斯榜的概率要高于在农村长大的孩子。
如果你有幸去看一些名人的传记,定会惊奇的发现,他曾经停留过的环境,或多或少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模式,成为他们成功之路上必备台阶。
你是否成功取决于你所处过的所有环境,生活中,一方面,要尽量走入正能量的环境中,另一方面,要明白环境的突变性,我们不能主宰任何人的命运,包括我们自己,所以泰然处之环境中的种种突变,让伤害降到最低,就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智慧锦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