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9:逐渐丢失的传统家庭教育

59:逐渐丢失的传统家庭教育

作者: 冰凌花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21:44 被阅读0次

老路关于家庭教育的做法,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老路的独生儿子从懂事起,过年拜年都是给父母爷爷奶奶磕头,一直到现在,20多岁了依然如此。老路说我要让他知道长幼尊卑,必须要懂得感恩父母。且告诫儿子说,外国那一套儿子喊老子的名字,孙子打爷爷在我们家是坚决没有市场的。

老路告诉儿子,主卧室永远是属于一家之主的,现在这个房子是老路自己买的,主卧室是老路的,即使以后儿子买房子了,主卧室也必须留给老路。因为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儿子也认为理所应当,开玩笑说自己住一个最小的卧室就可以了。老路也开玩笑说,那倒不必,次卧室可以留给你。

老路要求家里边人开饭,必须等一家之主到场才能动筷子,小辈不能没有规矩。碰见儿子有违反规则,不守纪律的情况,老路照样动手打,他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有一次儿子挨打之后甩了卧室的门,老路把儿子叫出来又打一顿,并告诉他这一顿打就是因为甩卧室门,说这个门是我辛辛苦苦买的,不是你想甩就甩的。犯错误了该挨打。甩门是对自己的错误不能正确认识,也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所以该再打一顿。说现在我还能干,对这个家做的贡献最大,你还给我脸色,等以后老了,我的日子还能过吗?儿子委屈的说,那我心里边难受怎么办?总得让我发泄一下吧。老路说可以跑到外边去,到河边大声喊叫,对着树电线杆击打,哪怕出血也没关系。男子汉大丈夫受点疼,不要紧。

这种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会不孝顺父母呢?有发泄的渠道怎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呢?对比有的家庭对孩子无限骄纵,孩子犯错误了,家长还没有打骂他呢,他自己反倒冲家长发火,家长吓得不敢打他,还要想方设法帮他擦屁股,生怕他出心理问题,跳楼自杀。孩子就是抓住了父母的软肋,才会肆无忌惮,不断挑战父母的底线。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讲究长幼尊卑,讲究秩序地位,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教育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那些西方所谓的平等,家庭地位的个性化,是因其国情而长久形成的,现在中国家庭却盲目照搬。结果中国自己的传统家庭教育丢失了,外国的家庭教育也没有学到精髓,把孩子的教育做成了二不像,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孩子。

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个问题家庭。据统计,一个人的成功,家庭教育占到百分之85,社会教育占到10%,学校教育仅占5%。家长要做好家庭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品德的基石。不要总想着长大就好了,上学就好了,成家就好了,参加工作就好了,这都是在逃避责任,推脱责任。

相关文章

  • 逐渐丢失的

    我一直渴望问许多人一个问题:如今的你是最真实的自己吗? 我想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然而问题并不单单只在于文字本身所表达...

  • 逐渐丢失的自己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长远的眼光则必然会紧盯眼前的光景。这也是为什么人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

  • 寻找逐渐丢失的态度--郑重

    没有比较,就缺少一种自我的思考方式。不过本文的重点却不是探讨“比较”的意义,而是通过“比较”这一动作,来简单的思考...

  • 我逐渐丢失发呆的能力

    我有多久没发过呆了?网络与我的生活越密切,我发呆的时间就越少。 发呆是生物的本能,每天呆在家里的猫咪,睡觉和发呆占...

  • 安溪铁观音二次腾飞是一项系统工程!

    浅谈传统制茶工艺回归的重要性,必然性,紧迫性。 传统工艺丢失,品质混乱 传统工艺丢失:铁观音最突出的特点是“兰花香...

  • 提米画报 I 巴基斯坦失落的传统:色彩斑斓的米纳大巴扎

    在中国,我们时常会感慨一些传统的国营商场、饭馆或是手艺在现代化和国际贸易的冲击下逐渐丢失,被遗忘。人们更愿意去买那...

  • 逐渐消失的传统/金川婚礼

    在金川结婚叫做“做酒”,参加婚礼叫做“吃酒”。 传统老规矩挺多的,男方做酒叫”接媳妇”,女方做酒叫“打发女子”。 ...

  • 正逐渐消失的传统手艺

    01 假日里回到老家,买了些熟肉和鸡蛋来到爷爷奶奶家探望。 这几天天气还算不错,阳光很亮,很暖和,但奶奶身体还是老...

  • 节日的感想 传统的丢失

    咱们可以想下,节日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吗?对未来、生活、爱情、亲情等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啊!既然是...

  • 传统节日逐渐消失?

    网络最近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春节期间是否允许放烟花,各自媒体人甚至大v争论不休,不建议放烟花的理由是污染大,容易产生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9:逐渐丢失的传统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rp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