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想法
童年的微光(2):从学习到玩耍

童年的微光(2):从学习到玩耍

作者: 生活教练Helen | 来源:发表于2023-11-08 16:02 被阅读0次

我们接着读《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提到过两大悖论,其中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悖论:

孩子如何在学习中,既能得到传承,又能有所创新呢?

“孩子如何学习”,是这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

当然这里所说的学习是广义的,而非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者上学。我很认同书中的这句话:“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学习与考试成绩根本无关,而是要追踪周围世界的真实面貌”

孩子们“边看边学”——他们非常擅长模仿和观察,观察和模仿技术娴熟的父母和其他人,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所以,对于成年人而言,“身教大于言传”,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很多不同的人是怎么做事的,是帮助他们通过观察来学习的最好方法。

孩子们“边听边学”——  孩子可以广泛地从从他人所说得东西中学习,他们听到并吸收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孩子是在亲密的关系中,通过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对话来学习的。所以,与孩子对话、给孩子读书都是有好处的,让孩子有机会与很多不同的人交谈,是帮助他们通过倾听来学习的最好方法。

孩子们都拥有一套静心设计的强大工具,让他们能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又能向其他人学习。

和成年人不同的是,学龄前的孩子更擅长“探索式学习”(而成年人更擅长快速找到最有可能当下就解决问题的方案),由此,孩子可能特别善于思考而不太可能发生的可能性,而成年人因为已经知道了大量关于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信息,反而更加依赖于通过已知的信息来分析问题。

这让孩子的童年看上去更加有利于开发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边玩边学” —— 科学证明,童年早期的打闹游戏与长大后更好的社交能力有关。并且,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幼时的玩耍经验不仅会促使大脑产生新的神经连接,还会使大脑对这些化学物质更加敏感,从而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可塑性。

小朋友的玩耍有时候就像是做实验,他们通过玩耍和探索来发现事实。

甚至类似于“过家家”这种假装游戏,都和我们人类所具有的另一张特殊能力密切相关: 假设或反事实思维能力——思考世界可能存在的其他方式的能力,这也是人类强大学习能力的核心;为了学习,我们需要相信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可能是错误的,并想象世界将会如何不同。

假装游戏还能给予小朋友一个安全的空间,去练习更高层次的心智技能,假装玩耍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别人的想法,并且学会如何应对意外。

所以,让孩子自发、随机、自主地玩耍事实上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变化、混乱、和玩耍会帮助孩子以强健、灵活和创造性的方式学习。

并且,我认为,玩耍的价值和作用,是学习和任何形式的兴趣班都不能取代的。

当然,这些都是成年人从功用的视角来看待玩耍,认为它会带给孩子的成长哪些好处。但对于孩子而言,玩耍本身就是因为好玩,有趣,开心,并不需要其他理由。

孩子们“边练边学”—— 学龄前孩子擅长的是“探索式学习”,他们的进化任务是尽可能广泛地探索可能性,这种探索让孩子发现了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基本原则,并且将在他们成年后支撑起他们做事的能力。

而学龄孩子的工作则是开始成为真正有能力的成年人。他们的进化目标是实践和掌握自身文化中的特殊技能,尤其是社交技能。所以,更热衷于“掌握式学习”——

在掌握式学习中,你学到的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把你已经学过的东西变成第二天性。你对一个老问题的解决方案了解得如此之多,以至于你甚至不需要去想它,这让你可以毫不费力且快速、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技能。

作者非常推崇学徒教育这种方式,因为学龄孩子与技能熟练的成年人在一个不断尝试和犯错的独特循环中互动时,他们会学得特别好。

这比起学校教育,仅仅教孩子如何上学并且关注应试考试成绩之外,却并不能让孩子真正地实践科学、数学甚至写作。

这对我有一些启发,也许在孩子的课余时间,需要多为她提供一些真正观察实践的机会,去尝试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

此外,重要的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外。人类独特的合作和协调能力是最重要的进化特征之一。当学龄孩子与朋友们玩耍时,他们正在发展这些能力

这让我想到最近看到的一些新闻,很多学校禁止孩子们课间休息时间出教室,有的孩子只能选择在厕所里玩耍和交友;还有很多学龄孩子被家长安排了许多的兴趣班和辅导班,以至于没有闲暇和自由选择的课余时间......真的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非常不利,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我家小朋友每天9点多就出门上学,下午6:45才放学回家,加上托管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在学校有8节课,总共有九个多小时在学校。这其实已经超过了996上班族的工作时间。

所以,回到家后我没有再给她安排其他学习项目,除了她自己选择的练琴和看课外书,每天陪她学一会儿英语,而且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会让她在外面至少玩40分钟再回家,因为孩子的视力也需要每天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才能保持。我更看重她的健康和长期发展。

看了《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毕竟,成长和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童年的时光需要更多属于探索和玩耍,这其实才是真正有益于大脑发育的。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六一儿童节快乐

    想念童年时候 清晨的微光,午后的蝉鸣 夜晚的繁星,蛙叫和狗吠声 玩得乐乎所以的游戏 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叫回家吃饭的...

  • 从童年到如今

    —— 给哥哥 一个遥远的声音说: 那是光,于是夏天由此开始。 河流两岸,万物的形象...

  • 我怎么才能长大

    小时总想着长大,而大了却思念着童年。 长大在我童年时的脑子是个美好,而又复杂的东西。在玩耍中,学习...

  • 童 年

    引子 说到童年,无一例外要说到童年时的玩耍。没有玩具,没有玩伴,没有玩耍的童年绝非完整的童年。作为七零年代的我,出...

  •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视频解码思路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1)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2)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3)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4)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

  •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H264编码原理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1)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2)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3)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4)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

  •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 H264基本概念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1)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2)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3)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4)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

  •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关于视频的一些概念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1)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2)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3)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4)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

  •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 H264码流结构

    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1)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2)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3)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4)音视频学习从零到整...

  • 孩子上一年级,父母能做些什么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幼年到童年,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充满了挑战…… 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的微光(2):从学习到玩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sq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