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大陆电影市场,贾樟柯算是一个“奇葩”。只要看看他自电影学院毕业以来的导演作品,其风格是一脉传承的——关注平民、演员尽量采用大众脸、语言质朴,没有一部作品有讨巧之嫌。
从《小武》《站台》到《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从时间的连续性,到时间跨度大,后者似乎在贾樟柯的意识里变得越来越重要。
贾樟柯表示,这和自己的成长有关系。年轻时候对时间没什么概念,也不会在这上面思考问题。现在老了,有了一定阅历和经验,所以就能驾驭得了这样类型的电影。
无论是什么时候,最重要的是贾樟柯一直忠于内心。
在这个时代,贾樟柯的存在难能可贵。中国的好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好片虽有,但烂片也不少。贾樟柯的片子百分之九十豆瓣评分在七分以上,说他“奇葩”毫不为过。
作为一名大众眼中的艺术导演,贾樟柯如何能够在泛娱乐大氛围下生存这么多年?要知道,作为一个导演,带不来票房就意味着没有投资。
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艺术电影在中国生存艰难,一来审核常常不通过,以“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诸多理由驳回,二来就算上映有几个院线愿意给此类电影拍片?观众根本连电影的影子都看不到。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相关规定,无论哪部电影,上线之后电影院必须排片不少于一周,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保护文艺片,电影市场不被商业片垄断。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上线时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撞档,《三峡好人》几乎没有影院排片。
贾樟柯对接电影院时,对方以“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签约时有排他性”唐突过去。
当时贾樟柯痛斥“崇拜黄金的年代,谁还关心好人。”
中国电影观众不成熟
对于艺术片和商业片,在贾樟柯看来,其实分界并不是很明显,某些所谓的商业片就没有艺术价值了吗?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就没有艺术属性吗?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子。
相信没有导演不渴望观众,只不过有些导演没有自我认知,迎合市场,有些导演有自我认知,跟着内心拍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追市场跑的导演有票房,而追随内心的导演时常票房少呢?
对此,贾樟柯的定论是“电影工业不成熟,电影观众不成熟,导致电影文化不成熟。在中国拍电影有标签很重要。”
尤其自媒体的出现,让整个娱乐市场呈现了碎片化,不仅仅是观众不成熟,连影评人也不靠谱。
在贾樟柯刚刚拍片的年代,影评人对电影史熟悉,对国内外的好片子如数家珍,而现在所谓的影评人,评价电影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没有基本理论体系。喜欢的能夸上天,不喜欢的能骂成狗。
诸如“史上最佳”“史上最烂”“华语片最佳”这类的标题层出不穷,不知道这些影评家们看过多少片子,又做过哪些调研给电影打上这样的标签。
贾樟柯称,我们活在一个标签的时代。“网红”“五毛”“小粉红”等等,这样的标签随处可见。人无完人,电影也是一样,相信谁也不愿被别人用一个标签评定。
自媒体无门槛的出现,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在贾樟柯的年代,为他撰写《小武》评论的人,电影素养很高,基本都是出于喜爱而推荐,文章发表的门槛高。
如今门槛很低,是个自媒体就能凭借吸人眼球的标题引来大批观众围观,那些有深度的影评人反而被掩埋起来。
对此,贾樟柯本人也深感忧虑。作为一个独立制片人,他深知“独立电影”没钱的窘境。电影宣发上,不在自媒体上投入些钱财,很难让大家知道。
投资贾樟柯的电影稳赚不赔
贾樟柯虽然穷,片子投资不多,但他不必如陈凯歌搭建什么秦王宫、唐城,正是这种小投资成就了他。
他有这样一部分固定观众,这部分观众的流量总是少不了,靠着这些固定流量,小投资成本能够轻易收回,而且还可以发一笔小财。
可以说,投资贾樟柯的电影,除了稳赚不赔,还可以在各种国际影展中崭露头角。这就是贾樟柯谋生之道。
他从来没有不考虑市场,如果不算这笔账,他拍完《小武》就没有《站台》了。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没有投资就象征着没有生命力。拍电影的连续性很重要,一个导演五六年不拍片子,他的连续性断掉后,再拍出来的电影质量也会变差。
曾经笔者在微博上问过李扬导演,像《盲井》这样的片子在中国被禁,怎么收回成本?一部被禁,投资商怎么还会再投资呢?李扬导演的回答是,市场不止在中国。
艺术片在中国观众的确不讨巧,但是在外国人的眼中,流量还是可观的。贾樟柯的电影群体也不局限于中国观众,法国、德国、意大利甚至西班牙诸国,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电影杂志时不时地会对他的电影评头论足,他会耐心地将电影评论整理出来思考。
文章结尾,希望贾导能够凭着这份初心,拍出更多好的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