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努力工作,你得到了心仪的岗位,但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或者对工作产生了懈怠情绪。新岗位的上司觉得你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牛”,你还能再进一步么?
答案肯定不可以。这就是效能不高的表现。
那什么是效能呢?
效能在于产能与产出的平衡。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它讲了一个故事。
农民养了一个鹅,鹅会每天下一个金蛋。但农民想要更多的金蛋,于是,他将这个鹅杀掉,想掏出肚子里的所有金蛋。结果,鹅也没有了,金蛋也没有了。
鹅就是产能,金蛋就是产出。
其实最佳策略是,你要好好照顾鹅,并且多孵化几个同样的鹅,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金蛋。
人类拥有的资产分为三类:
1、物质资产。如剪草机、生产机器等。
2、金融资产。如存款本金,赚钱能力等。
3、人力资产。如家庭成员感情,单位同事关系等。人力资产掌管物质和金融资产。
高效能是达到产能和产出的平衡。
如果只关注产能而不产出,就像一个人每天坚持跑步,号称可以多活十年,但却不努力工作,大好时光在跑步中流逝。
王阳明提到“知行合一”,如果只知道读书的道理(产能),但并不用它改变行为(产出),那也是“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他认为“只知‘知’,而不‘行’”,不能算做“知”。
如果只关注产能却不关注产出,就像你想让女儿打扫房间(产出),但却通过威逼或者唠叨的手段,没有让女儿知道打扫的意义,感情也不培养(人力资产,产能)。她可能一开始还能按要求打扫,但随着年龄增长,她也会反抗和拒绝打扫房间的。
开头的努力工作(产能)也并不能导致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成功(产出)。
凡事看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