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669747/f2ecf1e03f387b16.jpg)
有了自己的小家后,该怎样装修?
“交给设计师吧,我不懂。”
“设计师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装修不应该是专业设计师做的事儿吗?”
在读《小家越住越大3》这本书之前,我也是一个装修小白,觉得房子装修就应该是设计师做的事儿,与我无关。可是读完这本书,却给我这个装修小白做了一次扫盲,让我有了思维的突破,情感的惊喜。
装修时用什么风格?怎样让房子看起来更有颜值?怎样做功能分区?还有什么设计上的小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怎样把房子变成“家”?怎样创造好的“家”?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一、一个方法搞定装修风格
北欧风、轻奢风、简约风、日式风、美式风……
你是不是在装修前也会因为选择什么风格而头疼?这本书可以打破我们固有的认知,其实不用纠结什么风,学好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家看起来更有颜值。
这个方法便是【3×3重复法】,即3次重复,3种载体,3重变化。
比如你可以从一张椅子出发,看椅子上有什么元素,如棕色、黑色、木纹。
接下来,像吸管一样把这三个元素吸出来,然后按这三个元素,通过3种载体在家里重复,比如说棕色的落地灯,黑色的茶几,木纹的餐桌。再通过3重变化,比如前中后、大中小的方式来呈现。
在配色上,你还可以用色彩压缩包的方式,从一幅画出发来选择配色,比如你如果喜欢毕加索的一幅画,那就把毕加索画中的颜色解压出来,按这些颜色去搭配家里的软装颜色。
学会这样的小方法,就不必再去纠结选择什么风,你喜欢的才是最好的风格。
二、家是创造交流的中心
当你在厨房洗菜做饭时,会是怎样的场景?一个人对着墙,一边洗菜一边和客厅里的家人说话,却因为水声太大,又对着墙,于是总是得扭过头去,关上水龙头,把刚刚说的话重复一遍。
一直以为,厨房就是一个人的空间,却不知道还可以变成一个交流中心,在空间布局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用两个小方法,将厨房做成可开可合的交流中心。
一个是在厨房和客厅之间开窗,这样避免开放式厨房的油烟味,也能实现交流目的。
一个是在窗前设置有水槽的柜台,在厨房可以边洗菜边与客厅的人交流,还可以随时掌握孩子在客厅玩耍的情况。
当我们工作越来越忙时,回到家和家人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不再一个人默默闷在厨房做饭,而是让交流随时随地发生。
三、保持自我的小任性
好的家不仅要好看,舒适整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它应该是一个表达自我,充满爱与自由的地方。
前阵子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新房子要装修了,从设计到装修,甚至是家具怎么摆,装修公司全都安排好了,我妈觉得舒了一口气,因为完全不用自己操心。
也许,我们也希望这样,装修公司一键全包,无需自己做任何思考。可这样,我们可能失去什么呢?我们可能失去把“房子”变成“家”的小自由,失去自己的小任性。
我非常认同逯薇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小小的家,是心灵自由的空地。所以,学习装修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任性,不思考风格、功能的任性,比如逯薇老师会把洗手间做成修身养性的私密小书吧,只是因为她喜欢这样做。
相比装修方法,我想更宝贵的,就是拥有这份任性,表达自我的任性,以及让家充满爱的任性。
从“房子”变成“家”,应该既熟知技巧,也任着心性,自由前行。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写到的:“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家是最能收获幸福感的地方,愿这里,有颜值有舒适,有爱有任性,有平安,有幸福。
你可在微信端视频号里搜索“写作者刘慧”,关注我的视频号,我将会带你在旅行中,看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7669747/020ce25dd85a490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