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等我懂事之时,母亲就把那段在山村的的经历告诉了我:母亲和父亲都就读于师范学校,毕业后,父亲到了山里的中学当老师,母亲则在东桥小学放了一名小学老师。在媒妁之言的撮合下,母亲嫁到了离东桥乡15里的广寒乡父亲家,这一住就是10年。 那时候,由于地处偏僻,父亲带着哥哥住在学校,母亲则带着大姐、二姐和三姐住在大山深处的土木屋里。由于父母都是事业编制,所以那时没有田地,只能到乡上的米店买米。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件感觉很有面子的事情。可对于住在大山里的母亲来说,确实最艰难的事。那时买米要到广寒乡上去买,每次母亲都得下午下完课后跑到乡上,急匆匆买米,经过一条很长很长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再翻过两座山才到家。母亲说:山路上人烟稀少,肩上挑着几十斤米,又累又饿又怕又急,那时真是无望到了极点,眼泪一直往下流。而让她至今感激不尽的是半山腰上住着的一位老人,每次一看妈妈挑着大米从她屋前过,她总是会跟妈妈说:不要害怕,有我呢!你往前走,我喊着你的名字,这样你就不害怕了!于是,老人就站在屋门口,用尽全力不停的地喊着:不要怕哈!我在这,你往前走,我还看得到你……这一路的叫喊赶走了母亲对黑夜的恐惧,赶走了她身上的疲惫和寒冷,伴着这嘶哑的颤颤巍巍的叫喊声,母亲感受到了力量,于是挑着担子大踏步的往前走了…… 一到家,已是黑夜了,看着孩子们都饿着呢!母亲不顾身体得疲惫,又开始做晚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