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有点不开心
昨天,小贤回来跟妈妈说:我今天有点不开心。
我问他:为什么?是因为妈妈没去接你吗?
小贤说:是的,我想要你接我。
我说:那我明天接你好吗?
小贤开心的说好!
记得小班的时候,班主任就不止一次跟家长说尽量爸爸妈妈来接宝宝,因为父母是无法被替代的。爸爸妈妈来接会让宝宝更有信心。
现在,我相信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如果我去接他,他会表现的非常通情达理,不会提特别难为人的要求,也不会钻牛角尖,如果犯错会非常主动及时的说“妈妈对不起,我刚刚……”。而如果不是我和爸爸去接,而是哥哥,他就会非常不安分。
我想这应该就是亲子书里专家提到的:恐慌。是的,他是在害怕,在试探。
我也从中明白,陪伴,不是说做了全职妈妈就是陪伴,而是应该在关键的点上参与他的成长,他需要安全感。同时,他也需要自由,在他想要“练飞的”时候,我们就要稍微推开一些,给他一个范围,让他体验成就感。
二 妈妈,这是我画的路
吃过晚饭,一会儿的功夫,小卿把收纳框里的彩笔全倒了出来。小贤看到也不闲着,跟着一起丢着玩,小卿见状,笑得撒欢儿。小贤通常就是这样笨拙的逗弟弟开心,也经常一转眼就因为一点点小事跟弟弟凶神恶煞。
爸爸在餐厅喊:小贤,休息一会儿,我们今天玩一个数字游戏!
哇哦,爸爸也改变策反策略了。
“什么数字游戏?”
“我们练习从30写到50,好不好?”爸爸极力欢呼雀跃。
“这不像个游戏啊,这是个作业呀!”小贤猴精的不上当。
爸爸到客厅“你这是!”
我看到满地的彩笔线条,弯弯扭扭的。原来刚刚哥俩哼哼嗤嗤在忙活这个。爸爸有发飙的迹象。
妈妈迅速默念:“不生气不生气1234567”
我问小贤:“这个好特别,是什么呀?”
“这个啊,是我画的路啊,像地图一样,你看,是不是啊?”小贤给我满客厅展示。
“是啊,是很像,我也要画!”我蹲下捡了另一支笔。
“好吧ヽ(  ̄д ̄;)ノ”爸爸走了。
“我教你画警察机器人吧?”小贤来精神了。
“好啊!”我凑到他面前。
“先画一横,再画一竖,再画一竖,然后……”他很认真得教我,我一笔一笔跟着他画。
“我再教你画警察吧?这样画……”
我跟着他,笨拙的学,他在画完之后,会仔细看一下,然后指出我画的不一样地方,告诉我画的不对。
我说:“我想写数字,从30写到50。”
“太多啦,我只想从1写到10。”马上拉起警戒。
“太简单了!”
“那好吧,从1写到50吧,我们比赛,我一定比你写的好!”有点意外。
“好吧!”我笑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一个一个写。我努力让自己想起我在刚刚上学的时候,那时候也像他一样,写得慢,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写成那样,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现在想想,太正常了。因为启蒙啊,审美都不知道啊。
我故意写得刚好比他慢一点,开始主动抢答下一个数字;我又开故意,请他告诉我某个数字怎么写,他就会略带嫌弃,又非常自信地告诉我哪个数字在前面,哪个数字在后面,顺便告诉我:“妈妈我又超过你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在一次访谈栏目里说:可以适时的向孩子低头妥协,这没有什么不可以。
芭学园的创始人李跃儿说:“你的孩子很瘦弱,你还在他面前表露你的强壮,这是雪上加霜。”
在小贤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和爸爸以为督促有助于他快一点进入状态,有时候会经常在他写不出来说太难的时候,轻轻松松的说:其实很简单。实际上,恰恰让他更自卑。
我们应该承认这对他来说确实不容易,从握笔到书写,都是新技能,不管是肢体还是头脑都在接受新任务,而这个任务不是与生俱来出于本能就可以掌握的,而是需要需要刻意去培养的,而且这个任务还特别不好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特别佩服我的大学同学J她告诉我她会帮她的女儿写作业,握着她的小手写,她说实际上写几个小家伙就迫不及待的自己写了。
我想起学自行车这件事,很多孩子刚开始都是家长扶着,慢慢撒开,直到可以独立骑行。扶着是因为小孩怕摔跤,出于保护。
而学习,谁说和学自行车不一样呢?也一样需要扶一下,帮助他客服未知的恐惧。人都是好胜的,小孩子尤其是。
最后,我们写到了50。
小贤说太开心啦,以后还这样写。
我也很开心,小贤,妈妈在几天前还在害怕你要多久才会主动拿起笔写你不愿意学的这些。今天,终于有一个开端。
三 我就是想游泳
洗澡前,小贤把客厅灌满了水,说是想游泳。爸爸训了他,他哭了,后来,又乖乖道歉。爸爸最终压住了脾气,认命的给他解释四季,告诉他为什么现在不能去水上乐园和游泳池,小贤依旧对这些懵懵懂懂,但是,最终保证:再也不会在客厅放水里。
亲子教养,是全家人的事,爸爸妈妈都在努力,宝贝们,我们一起。
四 最喜欢漂亮的瓷器
小卿今天又摔了一个瓷的奶杯,这次他不是故意的,我的意思是说:他已经很久没有打碎过了,还有,他已经有某些意识了,知道这种材质易碎。
他这个阶段对新出现的物件特别敏锐,我开始也会回避他,现在不会了,他喜欢就让他用,他会慢慢学会珍惜。
做你们的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