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0次“年”专题活动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除夕到,真热闹。红艳艳的对联来报道!喜色色的福气迎进来,红彤彤的灯笼挂起来,香喷喷的年味飘起来了……
贴对联,是除夕特有的一道风景,而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过年景观。
贴春联话春联。探秘这道亮丽的风景,可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楚的事儿。
春联虽历史渊源,而寓意却非常明了。
传说古时候的人们,由于科学不发达,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把灾难困苦都归结在所谓的牛鬼蛇神迷信上。
在迟旧迎新之际,即除夕这一天,古人就用桃木做成六寸长,三寸宽的桃符,上面写着“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并画上二神的图像,醒目地悬挂张贴在门首。
古人奉桃木为仙木、神木,以仙逼邪,寄希望于神仙。传说“神荼”“和郁垒”两位神的本领特别大,能捉拿得了妖魔鬼怪。
祸害人民的牛鬼蛇神,一旦被这两个神发现,便将其缉拿去喂虎。所以,除夕,人们在大门上悬挂画有两神画像的桃木,以示神荼和郁垒神在为全家镇邪驱鬼,避害祈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桃符的历史也在不断演变。桃符真正成为春联并盛行,据记载是在明代。
特别是,自从明太祖朱元璋恰逢春节微服出游时,给陶安等学士亲笔题赠了春联后,春联受到了帝王的青睐和赏识,便形成了经久不衰的风尚。
春节,是年与年的新旧交接点,是寒尽暖来,生机再现的时节,是万物复苏,春意浓浓的时节,更是人们最清闲、最兴盛的时节。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春节情有独钟。其中,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流传千古的、最最典型的经典佳句古诗,至今备受人们赏识。
其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中的“千门万户”和“总把”,充分体现出了桃符、春联在人们心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可见,贴春联是在春节来临之际,人们祈盼平安过年,而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仪式活动。
时致如今,随着新观念新时尚的建立,以及科学思想的进步发展,春联也已有了新的元素和景象,其涵盖面也越发广泛。
人们除了在大门上贴上春联外,还在窗户上,房门上,屋内的墙壁上等显眼地方贴福字,贴喜字,或者是各种寓意吉祥的剪纸画、水彩年画等等。
另外,汽车时代的到来,春联更是充满生机,神采飞扬。一过年,马路上川流不息的大小汽车上,或车头、或车尾,随处即可见红彤彤的春联。
什么“日行千里,平安伴你”,“一路顺风,人车畅通”……但凡种种,不言而喻,对联从房前门口的静态模式,跃居到随车行动的动态模式中。
总之,人们为了求得美好的希望和福报,在新年伊始的春节前夕,即除夕,承前启后,将红色的春联视为吉祥符,一则用来镇邪,二则表达美好的心愿,三则妆点门户,求得喜庆美感。
除夕过后,你随便在大街上或小巷子里走一走,美好愉悦的心情怎么能不油然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