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年人来说,如何提升效率?
效率不是每时每刻在工作,效率不是每分每秒在努力,效率不是不给自己一点休息时间,那效率到底是什么呢?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给你答案。
1.效率
2014年9月,美国网球公开赛上,日本运动员锦织圭成为第一个打进大满贯决赛的亚洲人,他的打法可以说是将张驰有度发挥到了极致。
在半决赛中,他以3:1的比分,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约科维奇。四局的比分分别是:第1局 6:4、第2局 1:6、第3局 7:6、第4局 6:3。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锦织圭只得1分就失掉了第2局。
回看比赛,你能很清楚地看到当时他并没有勉强自己去追球。不过,这正是他的战术,有意地避免白白消耗体力。在有取胜把握的局点,就拼尽全力;在可能失利的局点,就彻底地保持“松驰”。赛后,多个已经退役的顶级运动员称,这种张驰有度,收放自如才是他的真本领。
赛后,锦织圭在采访中说:“每时每刻都在拼博中吗?并不需要。抓住关键点,才是赢球的关键。”
成年人的效率秘密就是四个字:张驰有度。
2.时效主义
但是在职场,大多数人奉行的是:时效主义,也就是让每分每秒都过得有意义。
对于普通的工薪族来说,过度追求完美,反倒会影响效率。运动员或工匠等职业,对理想和目标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或许可以给他人带来无限的感动。而对于普通的工薪族来说,比起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某一项工作,更多的是在接到多个任务时,做到同步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各项工作的优先级,优化工作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成果。换句话说,对完美的过度追求,会妨碍过程的优化。
我们见过很多人,明明手里积压了很多活儿,但他宁可继续积压,也不想着如何快速推进。
事实上,许多工作及格线就可以,只有最关键的工作休到满分,就够了。
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恰好也是那些懂得何时该用尽全力、何时该有所退让的人,并不需要将全部的力量平均分配给每一项工作,而是将力量集中在其中最关键的两成,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成绩,收获成果。
3.思维泥潭
哪些人容易陷入时效主义的思维泥潭中呢?
首先过度理想主义的人,会容易陷入时效主义。拥有这种思维倾向的人,是理想主义者,对任何事都会设定极高的行为标准和完成标准。结果,完成一项工作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轻易妥协、降低难度有着强烈的抵触感。
其次,害怕被否定的人,也容易过分努力。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害怕被人拒绝,过于察言观色、思前想后,缺乏行动的勇气,该做决断时犹豫不决。
最后,过于相信努力的力量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在“努力”上用力过猛的人往往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原因在于,他们习惯于努力本身获得的成就感,认为努力即“美德”,根本就找不出能够高效完成工作的新方法。长此以往,努力没有结果,就会让他们认为:人的命天注定。
总结一下,难过成年人的,无非是效率二字。而想要获得高效率,就必须纠正自己的思维习惯。不要过度相信努力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你的努力可能只是战术上的自我感动,而战略上的价值,才更值得我们思考和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