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通史第十二集 春秋争霸一齐桓公

中国通史第十二集 春秋争霸一齐桓公

作者: 雨打梨花深闭门_b252 | 来源:发表于2020-10-26 14:35 被阅读0次

    中国通史第十二集 春秋争霸一齐桓公

    春秋初期,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混战不断 。五位诸侯先后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五霸有两种说法,一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指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今天说一说齐桓公的故事。

    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1、一箭之仇  齐襄公时,国政混乱。他的弟弟们外出避难,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齐襄公被杀,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张弓搭箭,朝公子小白就是一箭,小白中箭大喊一声,倒在车中,管仲以为小白已死,派人回鲁国报捷。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那箭,只是射中了公子小白衣服上的带钩,公子小白大难不死,射过一劫,死里逃生的小白日夜兼程,最终早一步赶回齐国。

    公元前685年,小白即位,为齐桓公。齐桓公给鲁人送书说,子纠是兄弟,我不忍心亲手杀他,请鲁国国君杀了他吧。管仲是我的仇人,我只有亲手把他剁成肉酱才能甘心,一箭之仇因此而来。在齐桓公的强迫下,鲁国杀掉了公子纠,并将管仲押送到齐国,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和齐桓公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在被押往齐国后死无葬身之地。没想到齐桓公放下一箭之仇的恩怨,不仅没有杀害管仲,反而拜其为相,共图春秋霸业,成就千古美谈。

         2、"尊王攘夷"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齐桓公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国救燕。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国,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国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前656年,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前654年,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前651年,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此次盟会齐桓公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孟子·告子下》记载了齐桓公"葵丘会盟"盟辞的"五禁"条款:"一是诛杀不孝之人,勿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爱护孩童,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办,不要独揽。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专杀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设堤坝,不要阻止别国人来籴粮食,也不能不报告天子就封国封邑。"这"五禁"条款分明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经验总结。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 。毛主席曾说"齐桓公九合诸侯,订立五项条约,其中有水利一条,行不通。秦始皇统一中国,才行得通。"

    3  昏庸晚年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 。

    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 。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

    第二个说一说中国著名的政治家: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1、管鲍之交

    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对此从不计较。有人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鲍叔牙替管仲解释,说管仲这样做,是由于他家穷。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三次临阵脱逃。大家说管仲贪生怕死,鲍叔牙向人们解释说,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本领,鲍叔牙却认为,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2、老马识途

    一次,齐军作战,天色已晚,放眼望去一片平沙,狂风卷地,寒气逼人,齐军前后队失去了联系。齐桓公不知所措,忙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沉吟片刻,遂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管仲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燕马多从漠北而来,也许熟悉此地,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依其言,命人取数匹老马,放之先行,军队紧随其后,果然走出险地。

    3、管子

    管仲所著《管子》85篇,今存76篇,包含道、儒、名、法、兵、阴阳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货币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通史第十二集 春秋争霸一齐桓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ma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