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文章,发现作者但凡举例一般都是“我有个朋友xx”,然后开始以例子辅以道理,开始长篇大论,我当时觉得能写文章发公众号的人果然厉害,有那么多朋友,直到后来我开始写一些文字,偶然间认识好多同在写文的人,大家空了交流吐槽之后才发现,里面的“朋友xx”大多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就是作者天马行空的脑洞,写文章的人内心角色之丰富,往往一个人就能演一部长篇电视剧。比如我所有文字里的“小A,小C”,百分之九十都是我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非要以第三人称写呢,直接用“我……”不是更好叙述吗?从人的心理上来说,如果直接用第一人称,你举个成功的例子,读者或许就觉得你单纯的只是在炫耀,你举个失败的例子,读者就觉得这作者就这么差劲儿,他的文章也好不到哪去。但是一旦用了“我的朋友xx”不管是你举的例子是好的还是坏的,你都只是一个和读者一样的旁观者,很显然无意间就拉近了与读者的关系。
这和我们平时聊天很类似,很多人都喜欢八卦,但不喜欢倾听,就是因为八卦的时候聊天双方都不是当事人,评价起来就多了许多自由,甚至可以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当我们做为一个倾听者的时候,我们要时刻留意倾诉者的情绪,然后再根据情况发表合适的看法,要么是安慰一颗受伤的心灵,要么就是附和一个骄傲的灵魂,不管是哪一种,都会让倾听者感到疲惫。
突然发现这个规律,所以无聊的做了个小小的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