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阅读】240427 SAT

【今日阅读】240427 SAT

作者: 澶湉漠_晞旭昁 | 来源:发表于2024-04-26 18:40 被阅读0次

    速听的方式完成《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和前年也是得到极力推荐的兰小欢的《置身事内》,2024年度得到年度书单的《供应链攻防战》,都是较宏观视角来展示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对我们亲身经历的40年中国发展的体感。

    《大崛起》的核心观点梳理:

    1.  土地肯定“不具有天然的信用”,所有资产的价值都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土地及附着其上的不动产也是如此。土地的信用来自附着其上的公共服务给土地带来的现金流(租金)。

    2.  任何理论,本质上都是帮助思考的工具。每个定义都有其学科特定的用途。不同的概念网络组成了不同的理论。

    3.  土地的价值来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由于空间的连续性,作为空间经济资源集合体的土地,与其他经济资源存在明显的区别,即其价值来源并不依附其内在属性,而是源自外部的经济活动。

    4. 开发和建设深圳的故事显示,并不是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会自发形成基础设施;而是要政府先提供基础设施,才能招商引资。

    5.  那种认为“不是土地财政支持了城市化,而是经济主体对城市化的高预期收益支持了土地财政”的观点才是真正倒因为果。


    再把22年《置身事内》的阅读笔记翻出来,温故知新,把三本书横向纵向来比对,加深自身的体感:

    对分税制改革进行深入解读,以前只在新闻中提及的概念“国税、地税分立”,“转移支付体系”有了深入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央地博弈,总体均衡的把控,发展经济避免东西部差距拉大,通过资源平衡和转移支付,使中国经济始终在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及时纠偏,适时出重手调控,但又能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政府和国企主导投资与国有银行主导融资相辅相成的模式,实现2020年提出的近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还需要动员和优化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书中到结尾部分,点明题眼,也是罗胖在跨年演讲原文引用的部分:就是一种朴素的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宏观大背景下,以及中国文明史、经济史及底层逻辑构架,都在为中国光明的未来背书,但肯定不是一帆风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又回归到罗胖近些年所归总的“拔河模式”——发展过程是不断调和的,不断平衡的,不是非此即彼,非胜即负的,是互为博弈,通过艰辛努力拉过来一丢丢,不是吃干抹净还吧唧嘴的。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经历几次大的周期,也是惊险万分的。以及对待不平衡,不平等的宏观调控也是通过精心调研和大数据分析后制订的经济政策。

    刷新一些认知:①全球中产阶级人口我国占比最大;②中国对不平等容忍度的因素之一:人群的相似性。③“基尼系数”,“隧道效应”,“库兹涅茨曲线”;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节点:1994年之前乡镇企业崛起,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乡镇企业式微,打工潮。十八大之后,城市化重心开始逐渐从“土地”向“人”转移。⑤家庭财务风险的特点:债务缺乏弹性;收入变化弹性很大(宏观的、行业的、公司的、领导的、同事的、个人的);家庭支出的变化。⑥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阅读】240427 SAT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mo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