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吕氏春秋》读后感

《吕氏春秋》读后感

作者: 倾城语曳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08:22 被阅读125次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哪些是可交的,哪些是敬而远之的,难以分辨。

  但在《吕氏春秋》中: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着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仅仅几句话,就教会我么如何看人交友,至今仍有启发的意义!

1、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如果显达了,看他是否还像以前那样待人,是否依然温和有礼,尊重规则。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暴发户”,他们很有钱,但是没有教养。

一个人如果很轻易的就被环境影响了,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在不够坚定,品行还不够稳重。

2、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如果地位提高了,那就看他推荐哪些人。

一个人推荐什么人,重用什么人,那就代表了他自己是什么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你能走多远,就看你与谁同行。

3、富则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

说 的都是虚的,做的才是实得。

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那是资源和形式造成的;人富有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这才是品行的体现。

4、听着观其所行

听一个人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看他是不那样去做的。

不怕说,就怕说了做不到;从行动上看一个人,远比从语言上看一个人要简单得多。

君子敏于行而纳语言,一个人夸夸其谈而无所作为,最好敬而远之。

5、止则观其所好

通过一个人的爱好,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了解一个人,直接看这个人喜欢什么,爱好有哪些就可以了;因为喜欢就意味着投入时间和精力。

我们看书,养花,遛弯,这些点滴的时间,构成了人着一生全部的过往。

6、习则观其所言

第一次跟人见面的时候,他说的话不要轻易的就去相信,等相处久了,再听听他跟你说了什么,是不是跟当初一致;跟当初的差别越大,人品就越不好!

人都有面具,但时间一长,脾气秉性,都显露无疑。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朋友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

7、穷则观其所不受

人穷的时候,会不会贪小便宜,在穷,有困难的时候,就是看一个人真正本质 时候。

人虽然穷,但是志不能短,如果轻易被利益收买,那就很难说将来会不会因为利益而出卖你。

8、贱则观其所不为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坚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活的才有境界。

如果一个人为了名利,丢掉原则,放弃底线,不择手段想要往上爬,早晚会迷失在欲海之中了。

因为,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尊严!

相关文章

  • 《吕氏春秋》读后感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哪些是可交的,哪些是敬而远之的,难以分辨。 但在《吕氏春秋》中: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

  • 以物养性 ——《吕氏春秋》读后感

    以物养性 ——《吕氏春秋》读后感 最近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心血来潮,特别爱看文言文的书。当然像《西游记》《老残游记》这...

  • 简述《吕氏春秋》章法

    吕不韦,战国秦相国,编其著作《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依照预定计划编写,有明确的目的,有大体上统一的学术见解。全书...

  • 《吕氏春秋·十二纪》读书笔记

    《吕氏春秋》分为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按现今的编排次序,十二纪为首,《史记》则认为八览在前,因此称《吕氏春秋...

  • 吕氏春秋·本味篇

    《吕氏春秋·本味篇》古今对译 文/(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的第l4卷《本味篇》,是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来...

  • 吕氏春秋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 吕氏春秋

    公元前292年,战国卫国濮阳(今 河南安阳),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姓吕,名不韦,他家世代经商,颇有良田,很是宽裕。...

  • 吕氏春秋

    他们说他智商甚高 再难的数学题皆可横竖剖析 他们又说他情商为负 别人欢乐时他悲泣 别人悲泣时他嬉戏 那天他告诉我就...

  • 吕氏春秋

    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

  • 《吕氏春秋》里的智慧名句

    《吕氏春秋》里的智慧名句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氏春秋》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m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