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十二纪》读书笔记

作者: 天然浅雕饰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20:20 被阅读1次

《吕氏春秋》分为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按现今的编排次序,十二纪为首,《史记》则认为八览在前,因此称《吕氏春秋》为《吕览》。

《吕氏春秋》的体例

十二纪以月命名,分别为孟春纪、仲春纪、季春纪、孟夏纪、仲夏纪、季夏纪、孟秋纪、仲秋纪、季秋纪、孟冬纪、仲冬纪、季冬纪,除季冬纪另加一篇《序意》,共六篇,其余各纪均包括五篇文章,共计六十一篇文章。每纪的第一篇是本纪之文,又称纪首,重在讲述天文、历象、物候等自然现象以及天子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应遵守的规制。

《吕氏春秋》的内容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古者以为,春夏秋冬各有其特点及规律,也是人事的纲纪,顺者则昌。也许这也是将其命名为十二纪的原因。春气生发,故三春纪重在讲述养生之道,重己、贵公、去私,皆人之养生之道。国君厚德、选贤、道圆,皆国之养生也。夏气蕃秀,《黄帝内经》:“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故三夏纪以教、学、乐为重,修心怡情,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气,刑官也,主肃杀之气,兵象,故孟秋、仲秋二纪均谈兵事,季秋纪论述顺民、审己、知人,自我检束,以应秋气收敛之意。冬气收藏,孟冬纪《节丧》《安死》二篇均应冬气,仲冬、季冬二纪则多述士之忠廉自守,内藏正气,亦应冬气。总之,十二纪基本是按四季特点及规律进行编排组织,重视天人相应,正如《鬼谷子·持枢·全篇》所言:“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因此,十二纪是全书之纲,而非八览。

《吕氏春秋》基本思想

以道家为主,兼采儒、墨各家,称之曰“杂家”。

相关文章

  • 《吕氏春秋·十二纪》读书笔记

    《吕氏春秋》分为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按现今的编排次序,十二纪为首,《史记》则认为八览在前,因此称《吕氏春秋...

  • 《吕氏春秋》里的智慧名句

    《吕氏春秋》里的智慧名句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

  • 开卷有益之:《吕氏春秋》选第一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 纪•春•孟春 1)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

  • 浅谈吕氏春秋部分十二纪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很有能力的人,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早年经商,但是他最大的投资莫过于秦国的异人,对秦王嬴政统一...

  • 今日立春

    2017年2月3日23时34分,太阳运行至黄经315°,迎来立春节气。 《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

  • 古代汉语|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十二纪(六十篇),六论(三十六篇),八览(六十四篇)...

  • 吕氏春秋-季春纪

    吕氏春秋,一部奇书。史记重在述事陈策画人,吕氏特以明理释意为章。 值季春纪读完,复制部分精彩,当再读一回。 劝学:...

  • 吕氏春秋. 孟春纪 .本生

    【原文】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2)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

  • 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

    【原文】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

  • 吕氏春秋. 季夏纪. 季夏

    【原文】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钟。其数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氏春秋·十二纪》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zd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