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利己交易。
以自身角度看待所有他人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级别。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捋顺人际关系上的认识,从而对自己未来可以处理更好的人际关系而获得一点启发。这可谓无用之用不?
后来发现越写越多,如果想马上知道答案,就先跳到最后吧
C级关系(实用关系)
职场关系、生意伙伴在这种层面的比较多,也比较好理解。是通过比较具体的行为,临时利他,最终达到利己的目的。
例如:好好干活积极表现是为了交换领导对你的赏识和加薪;和同事处理好关系,给同事提供方便甚至是投资自己的时间为其提供帮助,是为了交换同事未来有可能也对你产生帮助,避免不必要的小鞋,保障职场中的稳定和上升;宽恕下级的失误有时候也是为了交换他的感激并更加认真的为团队做贡献。与生意伙伴的关系,行为的功利性更不必多说。
另外,能够彼此利用的“朋友”,较远的亲戚也有存在C级关系。
B级关系(信任投资关系)
大部分亲属,部分非血缘关系(比如朝夕相伴的朋友闺蜜)容易被判定为这种关系级别。
这种级别的利己交易体现在情绪、感受等精神层面。如果把精神当做交易品,这种关系就比较好理解了。
不求有用,只求快乐。
这种快乐体现在思想默契、易获理解、兴趣相同,三观共鸣等精神层面。看似不求物质回报,但实际上自己从中获得快乐,就是回报。这种关系仍然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投入物质和精神后)换取自身的快乐。属于利己交易。
可能有人反驳:
情况1、把自己的积蓄贡献出来应急朋友当下的困难;
情况2、放弃更好的出国发展机会而选择留在老家和好友一起奋斗。以上两种情况算不算利己交易?
情况1:损害自己当下利益来补救他人,是基于相信彼此关系能够长远稳定,从而得到未来的回报,而选择进行投资。
因为你相信他知恩图报并在未来为你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你也将受到更多好处后给予更多的投资。如果你一开始不相信关系稳定或者不确定他能回报,你就不会这么做。
没有人会在无回报的基础上仍然进行高风险投资。如果有,这种人我们都叫他傻子,并且很快因为过度吃亏,被他人吸干而消失。
情况2:看似无回报或回报价值低于自己的投资价值,却依然决定留下,那他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一定是和朋友在一起更加珍贵,并且相信彼此的关系可以长期维持,长期维持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价值的总和仍然能够超过离开去大城市获得的发展价值总和。
再次反驳:朋友得了绝症,仍然放弃眼前工作,放弃发展机会,花光积蓄来照顾TA,(亲情、友情、爱情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行为)这种情况是严重自损型投资,却看不见一点回报。这如何能够用利己交易来解释?答案在我认为的A类关系上。
A级关系(利益同体关系)
经常出现血缘关系,部分夫妻关系和十分稀少却特别要好的非血缘关系上(上文提到的照顾绝症朋友的人),这种关系是已经把对方完全吃到自己的生命里(或者叫生活里?精神世界里?)。
你高兴他的高兴,你痛苦他的痛苦。
他的生命和你自己的几乎同等重要。
为了延长他的生命,或者为了让他得到好处,不计回报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母子关系,战友关系,当今社会罕见的真的忘年交,拜把子的兄弟等等,这些关系已经在精神层面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内部不产生交易,而是通过“资产”转移而获得对外界的更大利益。也就是说这种关系只是通过团队行为来获得与外界之间的利己交易。这个“己”是A级关系内部的成员。或者也可以叫做“更大的自己”。
上文重点情况2:选择放弃出国,而留在朋友身边的人内心的设定也有可能是A级关系:他可能不想让老家的朋友伤心,彼此以后都各自生活,那样的结果两个人都会难过。
再有个例子,一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受伤战友,可以说是为了保全这名战士眼中的A级关系的总体战斗力(集体利益),以此交换保存A级关系内部最大存活率。
电影《集结号》当中,一排长焦大鹏被汽油弹烧的体无完肤,弥留之际谎称自己听到了号声,为的是能给九连留个种。就是这种A级关系的设定,产生了向连长撒谎的行为,以此交换自己所在的共同体得以保存。
有人可能反驳:发现有很多情况是,为了救战友反而导致更大伤亡,这种情况如何解释?我的解释是:在救战友之前,自己是知道将要冒的风险很大,但是收益是一名战友可能存活并继续战斗。综合平估风险,收益仍然更大,那么就会去行动。如果在行动之前做出判断是:救助战友结果一定是更大的伤亡,那么A级关系内部就不会产生这种行动。如果依然行动,那么就应该把这种行为,将国家利益、文化认知以及组织制度带来的连带影响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了。
A+级关系(自愿不对等关系)
是在A级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关系。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在别人看来不对等的关系,是一个人自愿产生了对方价值远高于自我价值的人际关系。常见的是母子和夫妻,容易设定这种关系等级。A+级不仅仅是在A级的基础上把对方“吃”到自己生命里,甚至要被对方吃掉的节奏。
母亲可以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与天下为敌,来让自己的孩子活得更好一点。恋人献吃献喝献钱献殷勤献所有给对方,从不计较。这就是已经将对方的身价抬高到远高于自己,所以产生交易时,在别人看来自损严重,代价偏大,但在当事人自己看来却是赚的。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因为褒姒的一笑在他看来非常的贵重,愿意以戏诸侯的代价来做交换。母子关系产生的A+级关系,案例也都很多,自动脑补就不细说了。
他们更多是把对方看的远高于自己,所以对方因为自己的投入而换取的一点点好处都会让自己获得莫大的幸福感。
或者把对方看成自己的一部分,对方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成长,积极的变化,都能让自己获得莫大的安慰和对未来的安全感。哪个父母做出自损的举动而给儿女带来好处后,自己的内心不是高兴的?如果不高兴,就不会进行交易。
把对方看得有多高,投资就有多彻底。
0级关系(陌生人关系)
绝大部分存在于陌生人关系当中。也就是对陌生人的关系也存在利己交易。
比如,选择不给乞丐硬币,不扶老奶奶过马路,不帮同事捡起散落一地的文件,这种自私的人就不用说了——选择漠视换取保留自己的金钱,体力,精力和规避被讹诈的风险。
如果一个人选择去施舍乞丐,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其他公司职员捡起洒落一地的东西呢?同样是利己的交易。
“交易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帮助别人后可能会换得别人的谢意,而获得自己的喜悦:如果你确定这个人在获得帮助过后连谢谢都不会说,甚至会白你一眼多管闲事,或许你就不会做这种投资了。
2、用少一点点的投入换来了多一点点的自我价值贡献的喜悦:帮助别人,在别人眼里,我还挺有用的,这种感觉真实不错。对吧?
3、通过陌生人的邂逅,可以挖掘升级为C级关系的人际资源:这姑娘不错,借机会认识一下;在一次聚会中主动认识一下各位大佬,或许将来会用到;比赛中认识了对手,多聊聊很赏识他,一定会成为圈里的好朋友。
4、如果以上3点都没有,就是单纯愿意付出,他的交易的对象则是整个社会,将自己的善意释放到社会中去,这种投资对自己来说又几乎没有什么损失,那么回报呢?或许是某一天也会收到社会的善意吧。
5、如果他不需要别人说谢谢,也没有什么价值贡献意识,更谈不上帮助陌生人会有什么喜悦,也不打算认识个将来有用的人脉资源,也不会考虑什么社会善意,他依然会选择帮助陌生人。那么他是道德高尚,看不惯眼前人遇到麻烦,回报是:可以换取自己内心的平静。
但这种交易品,如果被赤裸裸的说出来,人们不会承认。
可能还有其他我没有想到的情况,但不管怎样,以上所有动机全部为利己交易。
关系级别可能还能够进一步细分。
直接回答。
基于以上说明,如果感觉和其他人的关系不自在,原因有两点:
1、某些行为导致关系级别突然变化,产生了自己认为的关系价级别和实际的关系级别不对等。你把他判定为A级或者B级关系对象,而因为某件事情,你发现他可能仅把你判定为C级关系对象;
2、关系级别对等,但单方面认为,在一段时间内的交易量不对等。比如彼此的关系设定是可以借给对方万把块的现金用于对方应急,但是存在借钱不还的情况;或钱还了,但等对方借钱时他却因为某些原因实际原因而不能马上拿出钱来。所以让对方心想:我帮了他,我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却不帮我。
另外,A+级别比较特殊,虽然不对等,但是自愿的,所以只要对方认同这种不对等就不会让彼此不自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果发现利用或者被利用,实际上就是交易量不对等或者交易级别发生变化,你对他变得不自信,你前期对他的物质与精神投资可能无法兑现后期从他那里得到的回报,利己交易无法完成。
如果感到自己被利用,可以重新平估一下你对他的关系等级,是否需要下调你对他的关系级别,或者带动他上调他对你的级别。或者索要一次他对你的投资,保证这一阶段内交易量的大致对等。若不能,则一直会处于这种不自在的状态。
总结:
这样看待人际关系,一开始会让人有点绝望?但“交易”并不是贬义词,而且利己交易,也并不以意味着一定要把“损人”作为前提条件。
就像市场经济一样,它是一个能让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更繁荣,更平等,更有效率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你和我这样的个体也会从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