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80697/426cf07ba475e715.jpg)
之前看过一句话,大意是,男人一生追求的“钱权色”,而女人一生追求的是“被爱”。
这样的天生差异注定了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有冲突和矛盾。
而在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
昨晚终于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算是最近花的时间最长的一部书,花了25天,断断续续地看,看完合上书的那一刻,不得不感慨:这真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列夫托尔斯泰真的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在这部书中,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准的语言文字把控力、宏大的概括、对人性的剖析,等等,实在是太到位了,展现了列夫托尔斯泰高超的写作手法。
果然,伟大的作品是可以超越时代,激发起人强烈共鸣的。
但说到底,如果纯粹的说它讲的故事,书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安娜为追寻自己的爱情而出轨,脱离原本的丈夫卡列宁,与伏伦斯基相恋,而后在爱情日渐消逝的折磨中,卧轨自杀;
另一条是列文与吉娣的爱情,并在此过程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思考人生信仰的过程。
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将之放在“19世纪后半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社会处于由古老、守旧的封建社会向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这一大时代中去表现,以作者极大的慈悲心、同理心展现出了不同人物的复杂心理,确实是一部封神之作。
乍一看上去,这本书是写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实际在写过程中,穿插了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的另一条线索,两者一起共同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
书中前后出场有150个以上的人物,但每个人物都很有特色,都有各自的辛苦与不易,能把人物写的如此立体,内心刻画的如此鲜明,不愧是大师级作家。
总体看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安娜的爱情,正如标题所说,我的感悟是,女人啊,千万别迷失在爱情中。
当然,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女性被束缚的时代里,安娜是真诚的,是勇敢的,是敢于冲破束缚追寻自我追寻爱情的。
可是这种勇敢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注定是个悲剧,一方面为社会所不容许,另一方面男人跟女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和差异,也让这份看似勇敢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诚然,安娜和伏伦斯基足够相爱,起初的爱情也足够热烈,可是这种热烈并不能天长地久。
安娜心中只有爱情,所以她一心希望伏伦斯基对自己的爱永远如初见那般热烈、纯粹;但伏伦斯基不一样,他在得到爱情之后,他还需要更多,包括事业、爱好、社交等等。
如此一来,必然造成冲突和矛盾。最后的结局是,安娜在与伏伦斯基一次次的争吵中,在一次次等待恋人的回归中陷入绝望,走向自我毁灭。
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娜是悲哀的。
这也告诫女性,爱情的确很美好,值得去追寻,但切记爱情不是生命的唯一,也不是生命的全部,在爱情之外,还需要有信仰,有独立,有自主,有其他许多美好的东西,千万不要把一生全系于爱情之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