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星期六,6个小时,31支队伍参加了今年的行业(专业、岗位)分析大赛的复赛,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已经很6了。
作为多次的评委,每年都会比较期待这个比赛,因为的确也帮助我们打开了视野。综合起来,会有几点感受和建议吧。
调研深度
从历年的作品来说,调研深度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还是需要强调的。因为大而全是非常普遍的情况,百度上一搜,复制粘贴,作品完成。但是里面的一些说法,依据何在,数据来源如何,数据背后的意义如何,不见得每支队伍都有做深入的研究。这样就凸显出了队伍之间对调研深度的差异。曾经记得前两年我有一篇文章就提到了,做这个类别的调研,应该是用小而深的方式。其实建议大家组队的时候,要看看团队成员的特性来做组合,当中有一个人一定是喜欢找茬的,喜欢问为什么的。当报告所呈现的“结果”被多问几次为什么之后,就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深入了。例如这次复赛中,我都会就一些队伍展示中的一个点进行提问:你们提到这个点?依据是什么?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是否有跟横向的行业进行对比?往往这个时候,选手就被问住了。由此反推,这些数据只是做到了收集,甚至还只是单一维度的收集,没有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思考。这样自然就无法往深度上推进了。
展示技巧
这里说的展示技巧,不光是只是讲述人的讲述逻辑和表达水平。最直观的就是PPT的呈现。看得出大家都对PPT做了一定的努力,找了比较好看的模板,但是细节倒不是都有关注到了。有的PPT里面满屏的字,选手只是把PPT读了一遍,展示重点不明确。有的PPT感觉是几个人承接了不同部分制作了之后,直接一个人汇集起来,没有做过整体风格、字体、字号的统一,导致到了一份PPT中出现了起码5种字体。PPT也是技术活啊。毕竟这个部分也是要评分的不是?
直面挑战
在比赛中被问到自己没有关注或者不知道的点,肯定很紧张,然后如何面对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吧。被问到不知道的点,就如实回答就好了,千万不要绕,越绕越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越有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这个建议,不光适用于比赛,更适用于面试。
总体来说,这个比赛做得越来越好,每年都会有闪亮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期待总决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