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学不到的择业秘法》------职业生涯规划BDS之二
《毕业等于失业,破局在于己!》】
大家好!
“生活因你而精彩!”
这里是“职导通”生涯规划教练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坐标系。
我是钱江潮,生涯规划教练,“职导通”生涯规划教练学院创始人。
欢迎大学生们继续收听《大学里学不到的择业秘法》系列课第二讲。
记得joker one的rap歌曲《毕业等于失业》是这样唱的:
“毕业,我们就失业;毕业,毕业,毕业,我们就失业;毕业,让我们失去一切......”
听起来有点拗口,却唱出了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囧态和心酸。
现今的大学生,怎么就这么难呢?
走出校园,满腔热情群情激昂地冲进社会,却发现就业的路居然如此遥远,犹如深夜的乡间小道,看不见一丝亮光。工作如同梦中的女孩不知在何处,无数磨难已经降临在身边。
难道,我们生错了时代?
难道,我们得罪了岁月?
我们,没有倒在中考的门前,也没有止步于大学的门槛,却停留在了就业的起跑线上.....
毕业等于失业,我们好无奈!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的话:“找一个月薪三千元的农民工很难,找一个月薪三千元的大学生却大有人在。”如此落差,鼻酸的不仅仅是大学生,更是整个社会的所有人。
“毕业等于失业!”似乎成了很多大学生迈不过去的坎,也成为了父母的另一种不安。大学生原本没有任何错,却在承担着承受不起的压力。
上节课,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清楚了造成“毕业等于失业”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大学教育远远走在了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前面,导致了大学生的产能过剩。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僵局,让大学生轻松找到成就自己的路。
一,毕业的“业”不等于失业的“业”:
毕业的是学业,失业的是事业。
学业和事业原本就不在同一范畴内,不同的“业”有不同的业态,无须牵强,也无须等同,学业和事业有相关性,却没有必然性。学业和事业都有各自发生和发展的规则,只是现在的学业和事业交集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一致了。
我们通过学校这个获取知识的通道来获取知识,为毕业后更好就业积累知识,也为找到好工作获取资格,至于有了知识就必定能更好地就业,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很多单位把大学毕业当作就业的条件,这只是重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不假,那是因为在很多人不具备获取知识的条件时,能够获取知识的人自然成为了改变自己和他人命运的佼佼者,学历就代表有知识,代表引领,知识群体自然成为了社会精英。
改革初期,百业待兴,各个领域都急需知识分子,全国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人屈指可数,社会需求大于学校培养的速度,大学生自然成为了急需的人才。那时,大学是精英教育,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保证了身份的改变,职业的落实,事业的发展。
随着大学教育普及,大学招生数飞速增加,如今,每年一半以上的适龄青少年都成为了大学生,大学教育已经成为了普及教育,大学生只是知识普及群体,不再有既往那样的特殊身份存在了。
在全民知识水平得以整体提高的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初中生没有多大的区别。再回头看看那时候的初中生,找工作一样不容易,那么,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就成了普遍现象。哀叹“毕业就等于失业”,只是把毕业的病放在了就业的这个点上去呻吟罢了。
也有人会抱怨,既然毕业等于失业,何必要大学普及呢?这是另一种绝对。不读大学也要就业,读大学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以后能否顺利就业,把矛盾归咎于大学普及,混淆了学业和就业的关系,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业和事业不是同一种业态,大学生需要对身份变化有时代性认知和现实性接受。
二,大学到底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大学固然是高等知识获取的场所,但大学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和发展需求。坦白地说,现在的大学更像是一个产业机构,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生产足够的产品来维系大学的存续,大学生是大学生产的产品。
问题在于,大学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社会很难有考核标准,不像高中毕业那样有明确的升学考核标准。学校自己在考核地话,这就导致大学培养大学生的方式只在约定时间内,没有出现太多偏差,就放到社会上去了。至于学生能不能找到工作,有没有更好的发展,完全需要大学生自己去承担。由此可知,大学生只能算初加工知识产品,真正能否有价值,还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精加工才能体现。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流水线作业,模块化生产的结果,只是优秀的大学流水线熟练程度相对高,模块设计更加精巧而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基础相对比较好。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因为实在无法对初加工产品有更多的期待,在没有更好选择情况下,也只能根据学校地名气来衡量,所以名校出来的大学生相对好找工作。
归根到底,大学扮演了生产者角色,却无须承担产品的消化,这是普及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大学生自己去感悟。
三,大学生就业到底就的是什么“业”?
就业的相对关系是员工和企业(或者机构和人员),那就要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清楚大学生就的是什么业。
无论是企业或机构,都需要通过人才的参与,给组织带来价值,促进组织发展和繁荣,只有能够创造价值之人才是企业需求之人。但凡只给企业增加成本支出,企业是不会录用的,这是价值论本质,无需对企业过于苛求。
企业要让自身发展有节奏,有前途,也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组织,吸收新的知识群体,不断替代固有群体,这是组织自身新陈代谢需求。
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必定有其自身地考核标准,哪怕通过关系或者特别通道进来的,都是基于自身需求地衡量,绝不可能做只付出无回报的事情。
所以,大学生就业要明白自己就的是什么“业”,这个“业”就是企业的需求,企业给您机会让您付出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业”,不清楚这个逻辑关系,只站在自己角度去衡量企业地得失,无异于鸡对鸭讲,风马牛不相及。
企业的发展和学校培养学生一样,都需要通过制造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来实现自身地价值。可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社会客户来考核,当产品得不到客户认可时,就无法兑现价值,所以企业招人和学校培养人才有着本质的区别。
理解企业的需求,就明白大学生自身的需求,需要通过企业来衡量您的价值。得不到就业机会,在于您的价值没有被企业发现,自然无法获得企业认可,也就得不到企业给您抛来的橄榄枝。
四,毕业等于失业,破局在于己!
大学生是学校生产的产品,学校根据您的学习经历加盖毕业章后把您送到社会,至于社会上的企业愿不愿意接受,那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学校只提供您学习的场所,能不能成为人才这是您的事情,这也是自己读大学需要承担的风险。
现在大学生供大于求,就业竞争远比读大学来得更激烈。要让自己成功就业,清楚学业的业不是就业的业,才能明白该如何走。
无论毕业找工作,还是通过社会历练后再找工作,抱怨和叹息起不到一丁点的作用,唯一能够改变自己便是规划好自己。
大学没考好,您尽力了;大学没选好,您也付出代价了;大学没学好,也已经成为了过去。不管您是怎么样毕业的,都是自己的人生,无须过于纠结。不管家里人多么期待,不管其他人用什么样眼光看你,都无法改变您自己的路需要自己去走完。
《大学里学不到的择业秘法》这门课程,是为那些无法顺利就业,又没有足够资源的大学生量身定制的一门课程,不管您过去如何,只要您想要成功就业,把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上,那就跟着这门课程仔细学习,掌握心法,给自己一个精彩的未来。
【最后,我们对今天的课程做个总结】:
1,]毕业的是学业,失业的是事业,不是同一个范畴的业态;
2,大学只培养了知识半成品,能否成为人才需要自己去衡量;
3,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人才,这才是大学生就业地核心;
4,所有的现实只能面对,好好规划自己,让企业发现您的价值,获得就业机会。
给您留一个思考题:
您的现况如何?如果您还没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您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促成自己?
我是钱江潮,职业生涯规划教练,是您的陪伴着。
关注我,关注“职导通”生涯规划教练学学院,在大学生生涯规划坐标系留下您的需求,您的建议,您的想法。
下一节《需求是硬道理,锁定关键点》,请准时守候,干货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