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情绪是认知最大的敌人。脾气一来,任何认知、理论、方法都派不上用场。作为一个理性人,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可该怎么解决呢?其实很简单,你只要知道你的情绪从何而来,这个千古难题你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刚好,吴伯凡老师在课程里讲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看待世界有三个立场,我们对待世界的情绪也源自这三个立场。通过改变立场,我们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让理智归位。
下面我们听听吴伯凡老师怎么说。
按照哲学家的分类,我们面对世界有三种立场:物理立场、设计立场和意向立场。
新的认知 = 新的物种
在我们的认知行为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进化论”的机制:大自然最重要的算法就是基因突变加自然选择,任何一个物种刚出现的时候,都具有相当程度“一厢情愿”的成分,或者说,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物种——它们都是创新,但这种最基础的创新是需要接受检验的,这个检验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大自然的一种特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环境是一个考官,有它自己的答案,不符合这个答案的物种都被消灭了。“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现有的物种背后,那些许许多多大同小异和大异小同的个体都已经看不到了。
但我们的认知跟自然界和商业领域不太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认知领域建立一种自然选择的机制。
具有认知优势的人,自身就建立了一种能够持续产生作用的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机制,把大量芜杂的、肤浅的、似是而非的认知一次又一次过滤掉,而那些剩下来的,经过过滤、拷问的认知之间又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连接,就像商业和技术领域出现的借用、套用和挪用其它行业、学科,形成了新物种一样——一个新的认知本质上就是一个新的物种。
淘汰机制到底是怎么建立的呢?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来自于外界的拷问。
你既有的认知在遭遇新情况和一些谬误时,可能第一时间就消失了;还有一些认知在新的拷问下不得不应对,这个应对的过程就会产生新的认知。
第二类:选择和淘汰机制是人自己设立的反省和淘汰体系。
前两节课我们都在讲来自外界的拷问。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如何建立一种反省机制。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只能涉及到其中的一个方面。
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
按照哲学家的分类,我们面对世界有三种立场:
1.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比如小孩手里拿着一块石头,一松手它就会掉下去——这是孩子长大后会明白的物理学道理;火、装着开水的壶不能用手去摸,小孩不会因为壶不能摸而哭——我们最初的认知里是包含物理立场的。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2.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比如一个钟表匠做了一个钟,我们就觉得它必须是准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问题的,但问题不在于表,而在于设计者。所以在这种挫败感之下,我会想办法来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我的设计。
因为是你想让它怎么样,你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你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3.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这种立场是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意向立场和设计立场不太一样,比如孩子对父母,或者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
孩子放学回来,张嘴就是“饭做好没有”,父母就会不高兴,因为父母设定的是,他应该进门就叫爸爸或者叫妈妈。但是,父母和钟表匠的态度不一样:钟表匠是,钟应该走得准,走得不准我去想办法让它走得准;父母是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做不到这样,就是孩子的问题。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案例
1. 飞机上的噪音 Vs. 院子里的噪音
比如坐飞机的噪音是非常大的,但常坐飞机的人从来不会抱怨噪音,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原因是他对飞机的噪音持有的是物理立场:他也不是飞机的设计师,即便是设计师也觉得这种状态是没办法改变的。
但是,假如你在家里休息,邻居家小孩突然在院子里制造了某种噪声,虽然这个噪音的分贝可能比飞机的噪音分贝要低得多,你还是会很生气,因为你这时候采取的是意向立场。
2. “小孩什么时候最烦人?”
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最烦人?客观讲,他刚出生的时候最烦人,因为他有什么需求你也不清楚,他除了哭也不能干别的,一晚上他能醒十几次,拉屎拉尿……所有这些你从来没干过的事情,你就得去干。
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所有的父母都不觉得小孩那个时候最烦人——因为父母对那时候的小孩是物理立场:孩子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等孩子再大一点儿,也有烦人的时候。比如有一天,小孩突然说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的脏话,大人是不太会生气的,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说过类似的话”或者“这孩子一定是接触了不该接触的人”。这个时候,父母采取的是设计立场——问题出现,原因归结到自己,同时还想着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
但是,等孩子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就会觉得:这是他最烦人的时候。
你看,这时候这个孩子生活能自理,不会乱拉屎拉尿,有什么需求也会直接说,很好沟通嘛,结果呢,你发现他是最烦人、最不好沟通的——因为你的立场在他成长过程当中,逐渐从物理立场转到设计立场,现在又转到了意向立场,也就是一个潜台词出现了,“他应该怎么样”。意向立场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应该怎么样”,如果孩子不是这样的,父母自然就会产生一种 “怨恨恼怒烦”的状态。
警惕意向立场的滥用
意向立场是我们难以摆脱的一种立场,它跟所有情绪一样,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不能够超出它的场景,一旦超出使用,就是“滥用”。情绪无所谓好坏,但超出场景就是坏情绪,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黑洞,把我们的心智能量吸进去,你的注意力就会始终聚焦在“应该怎么样,而又不怎么样”上。
那么,这些和我们的认知有什么关系呢?当意向立场作为一种自然出现的有用立场,我们不能滥用;当你的情绪处于“怨恨恼怒烦”的某一状态时,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滥用意向立场?”这时,比较有效、简便的方法就是重新回到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让你的心智能量重新回到认知状态。
西方哲学史上的“斯多葛主义”哲学流派的核心观点是把世界进行二分: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要想使你的心智能量避免徒劳耗费在意向立场上,你首先要把世界分成“可控”和“不可控”的——“不可控的”是物理立场,“可控的”是设计立场。不要让自己的心智长时间地逗留在意向立场上。
总而言之,意向立场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立场,它很容易让我们远离认知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