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伪”学习的认知困境
——听吴伯凡谈认知有感
听了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中的一些内容,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吴老师谈到的伪学习现象,它生动地反映了认知中的一种困境——我们存储了很多东西,但没办法及时、快速、准确地搜索到它们,以至于这些东西如同不存在一样。伪学习让我们产生一种幻觉:不断加大初始输入的量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伪学习”误解了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本质不是一种存储和输入活动,而是一种生产和输出活动。这样无法输出的学习不说是伪学习,至少是浅层次的学习,没有后劲的学习。
回想多年的教学和自身学习的经历,我感受到吴老师所说的这种现象在一些学生和我自己以及我的孩子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正如吴老师所说:“他们找不到东西,他们存储了很多东西,但没办法及时、快速、准确地搜索到它们,以至于这些东西如同不存在一样。” 任何认知其实都是在调用已有的存储,对新事物、信息和知识作出快速判断。由于这个过程非常迅速,以至于我们没有意识到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产和加工活动。
教学时,粗略一看,发现学生们的知识之丰富、阅读量之大、涉及面之广常常让我这个半桶水的老师汗颜,可是再多问几句就懵了;还有的孩子上课时反应很快,只要老师开口,飞快举手打断老师,发言头头是道,开口一般是这个我看过,书上说.....但深入多问几句,或者测评做题时才发现有的孩子几乎像没有学过一样。我们鼓励学生发言,但我不赞成没有思考的发言。
最近孩子开始学奥数,辅导做作业时,他指望着我把所有的答案都告诉他,他只要答案就行了。这几天科学复习时也是一样,有学生问:“老师,你为什么考试而不发给我们复习资料?”老师,你能不能在黑板上一条一条写出来?否则我没法记。”孩子学习的时候希望他能明白基本原理,知道公式、定理、规律是怎么样来的,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而不仅仅是满足于会做哪一个题,答案是多少。可是,距离我理想甚远。确实,由于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背公式、学套路见效快。但这样的结果是学过的那种可以套的问题,勉强还能做一下,但也经不起多问几个为什么;凡是没有套路的题目,基本就是一脸茫然。
最近看了一些数学和科学考试的命题,试题越来越灵活,这是非常好的导向。如果只是一味地背公式而不去理解,在学习上要想走很远,这是奢望。
从孩子的学习回到吴老师的课,一些孩子正是陷入了伪学习或者说是浅层次学习的困境,每天不停地写作业、背诵、记忆,劳累不堪,做大量的题,但是不对题目进行思考,不反复消化,不多问几个为什么,成绩不会好,在这个阶段,先老老实实把基础学扎实,基本原理弄清楚是关键。
再看自己,这两年也看了一些书,但是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这样的听和看,而不是读,对于某些消遣来说的书可以,但是不会提升理解能力。学习如果只是像快餐一样快速,得到也只是快餐的营养。学习如果寄希望于外卖一样的快捷送达,得到的也只能是堪忧的质量。
发达的网络时代,想要了解知识很便捷,那老师很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教会孩子如何去思考问题,教会孩子思辨的逻辑等。但很遗憾,平心而论,我在这方面是不够合格的,有时候甚至误导了学生,扼杀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天性。学习最终学的是思考方法,而不是局部零碎的知识。当我辅导孩子的时候,经常感到自己讲得不通透,也苦于水平所限不知道如何把前因后果和相关性讲得更清楚,更系统。
为什么会进入伪学习的认知困境?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人本身的惰性,比如我,就经常开口闭口:不愿意费脑子。有闲宁愿看肥皂剧、看网文,很多东西只想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去寻找,长此以往,更加感受不到思考的乐趣,思维更加懒惰了。另外可能也有社会急功近利的影响,大家热衷于见效快、看得见的收益,对那些长久起作用的缓慢的长期的效益不感冒,但是真正长远的影响就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和积淀。尽管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可是科学的精神和态度相比从前并未有什么不同。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举起的赛先生这面旗帜,今天依然不过时。至今我们科学知识也许算不上特别匮乏,但是科学精神依然缺失。缺乏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接受,就有了权健那样的公司能大行其道的土壤,有了伪学习,伪科学就容易有市场。
怎样摆脱伪学习,进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良性轨道?我个人觉得一是放低对学习的期望值,去除焦虑,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学习带给我们的收获是看不到的,这个缓慢的进程中需要我们对学习的收效抱有平常心,少些实用,少些商业。二是减少短时间内学习的量,争取学明白,自己多思考,不关注答案,多关注思考的过程。从一道题开始生发,扩展,延伸,着重基本原理和思维方式,你拥有的方法是自己想出来的或是自己理解了的,带来的学习的后劲是不同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任何人不能穷尽这世间的知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找到我们最需要的那把钥匙,学习会更多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