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我和朋友参加了志愿者活动,活动主题是去救助站里面与受助人员交流、互动等。因为是第一次,我们都很紧张也很慌乱,不知道该如何沟通和互动。
实际上我们担心都是多余的,去到救助站的时候,里面只有2个受助人员。一位是年迈的老奶奶,一位聋哑且有精神障碍的中年妇女。
朋友在那位妇女的身边坐下,我坐在她对面。我们的初次见面,都有点小心翼翼和一点无措,我们都坦露出最诚挚的微笑,试图拉近与她的距离。随后她看着我们,不断用拨动着她眼前的刘海和头发,“咿咿呀呀”地似乎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一直盯着她的动作,突然缓过神来,我说“啊!她是不是热啊,想要扎头发”,于是朋友起身帮她扎起了头发,我将风扇打开。她不断的点头和拍手,冲着我们笑得像个孩子。我们也很高兴能够解读她的话。
有了这段小插曲,我们亲近了不少。接着开始尝试着互动,和她一起画画。以我朋友的画为标准,我和她照瓜画葫的争先模仿,我发现她只会画直线条,没有办法像正常一样糊七八乱的图画,但她的每一笔又都井然有序的排列。或许这就她的思维,简单纯粹,我想。
我们比比划划的告诉她画完之后不用的笔要合上笔帽放回原位,让她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画笔,教她写数字,她全部都完成的很好。每完成一样之后我们都会给她鼓掌,每一次画完她都会抬头咧着嘴冲我们笑,她是真的很开心呢,我想。
后来她看到图画本上有一个婴儿的图像,她指着婴儿,用手比划着类似身高的动作,然后指着自己肚子,最后将两手一摊,她不断的重复,眼神里的悲伤清晰可见。她应该是想告诉我们她曾经有一个孩子,可最终却没有了。那一刻我一点也不高兴我能够解读她的话。
不知不觉探访时间结束了,我们挥手和她告别,看她恋恋不舍的神情,倚靠着柱子看着我们走出探视的大门,我心中思绪万千。一道仅用门卡便随意可开的门,却阻隔着无法改变的事实。
她一定很孤单吧?我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