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星期一现象

星期一现象

作者: 金有琐思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06:21 被阅读0次
    星期一现象

                    金有琐思——星期一现象

       

      国庆节长假之后,转过身就是周一,周一观察到孩子们的变化还是很大。

    早上,才上二楼楼道,就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扯着她妈妈的衣服在哭。那位妈妈看到有老师上楼,扭头就跑。小女孩就去追,但是,被我一把拦住了。——妈妈知道只要有老师在,自己的孩子就肯定不会有事,至少不会跑出学校。我把小女孩子拉进我的办公室,喝水、擦泪,耐心安抚……20分钟左右,终于哄好了,被送回了教室。

    上午第二节课时,二年级的一位小男生,哭着脸跑进我办公室。他说他都不想活了,看来问题很严重。这位小男孩跟我是老熟人,在我座位旁边缠着我,不停地央求:要我给他妈妈打电话,来学校接他回家;要我给他转班……交流还没完全打开,因为我赶着要开会,就交给了办公室的同事L主任。之后,听L主任反馈,哄了他半节课,也叫来了妈妈——实际是送他的作业来,把他送回了所在班级,应该是平息了他的可怕情绪。可是,下午第五课之后,有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又不肯上课,赖在我们办公室里软磨。我拉着他一起去走读生的放学路队,去查看社团活动,然后在操场上陪他走了整整两大圈。他说今天早上爸爸妈妈又吵架了;妈妈老是逼着他上培训班,他又不想去;他盼望妈妈给自己买一个能拖的书包,因为书包背起来实在太重了;妈妈老是玩手机,一秒钟都不停的,极少跟他说话;他强烈要求妈妈给他转班,转到走读班去,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天天回家了。——去年读一年级的时候,就转班这件事他都闹了快一个学期。我一直听他讲,聆听他的诉求,聊了好久。他一再强调自己一心只想转班,什么都不想了。——后来,我催促他先去吃晚饭,借机我找到年级主任沟通,让班主任重点关注一下这个思想有些走极端的孩子。刚回办公室,L主任说这个小男孩又哭着来找过我——那时,我正在食堂吃饭。他闹来闹去,最后用办公室的座机,跟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确认了明晚(周二)妈妈一定会来接他。于是,他转悲为喜,回去上晚自习了——原来,他最大的焦虑是担心妈妈明天不能兑现承诺,来接他回家。可怜的孩子,太没安全感了!我不知道生活中,有多少口头承诺轻率的家长,曾辜负过孩子满满的信任。

    周一,闹情绪的孩子还真不少。下午第六节课的时候,北门的保安打来电话,告诉我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哭着要逃校。保安告诉了我班名——并不是上午的那个女孩。我连忙让办公室的同事小P去她孩子回来。小P说去接孩子过程中,正遇上她的班主任在四处找她,于是,就跟班主任一起把小女孩接回了。

    晚自习巡查时,在四楼的楼道上,发现了一位三年级的男生,正在跟他父亲谈判。双方互不相让,一副讨价还价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国庆玩嗨了,孩子得了假日综合征吗?这些孩子还没有从放假的享乐中走出来。不想上学、不想住校。我发现今天遇到的这些孩子,一律都是寄宿班的。他们哭闹,他们想回家,情绪波动极大。对假日生活的依恋,对校园生活的排斥表现明显。

    低年级学生是否适合住校,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适应校园寄宿生活,这已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个别孩子明明不适应住宿,其生活自理能力,情感自控能力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但是,家长偏偏一意孤行,要把孩子寄在学校。这部分家长要么确实生意太忙,时间、精力上顾不过来。所以,全部托付给老师。要么文化水平有限,没有教育的方法、水平,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管不住自己的孩子。还有一类家长,她们是幸福的80后、90后,自己是独生子女,属于享乐型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裕,她(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娱乐方式,根本不愿意陪护孩子。所以宁愿多花点读私校,送孩子过寄宿生活。最后这类家长,是最不负责的,属于典型的“甩手掌柜。”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也不管孩子的实际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反正硬塞进来。于是,这类娃儿就惨了,所在班的班主任也惨了。“亲情隔离焦虑征”会导致了个别极端的孩子铤而走险。我们学校曾发生过好几例“逃学事件”——小家伙趁其不备,成功出校,然后,害得家校双方急得团团转,满世界发朋友圈,上演全城大搜索。当然,这类问题的发生其构因比较复杂,远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

    但是,通过今天的观察,就我接触到的这四个案例,基本能证实了一种现象,即“星期一现象”。而这一现象,在像我们这样以寄宿为主的民办学校,表现明显。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还有一线老师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班主任们的关注。在周一早上,老师们一定要睁亮一双细致入微的慧眼,去洞察孩子们思想、情感的些许变化;每天负责接送车的老师也要高度注意,做实学生的考勤管理,及时通报信息。老师对孩子的情绪波动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积极引领与疏导,才能让孩子们尽快平静,尽早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

    当然,正所谓“防重于治。”——在孩子们周一来校前,也就是假期快结束的时候,班主任通过网络平台,提醒、提示家长(监护人):快上学了,请孩子们做好相关准备,并适时帮助个别心理脆弱的孩子予以精神脱敏……如果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做到位了,相信今天这种“星期一现象”,就会下降许多。             

    201810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星期一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se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