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文献是《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圈教学研究综述》。
1.材料选择
成功的阅读圈活动首先从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或语篇开始。一般而言,阅读圈活动的材料通常选择一本书,也可根据阅读课时要求选择一个语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是开展阅读圈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选择书籍或材料时,第一,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学生讨论并确定每次阅读的主题。第二,要注意阅读材料的质量,选出好书或好的语篇。题材主题有深刻的立意,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第三,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难度适中。第四,材料内容适合学生的心智特点,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认知需求。标准阅读圈模式要求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不同小组选择不同阅读材料。但为使课堂阅读过程更加真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让所有阅读小组阅读相同材料。虽然该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自主权,但也为开展深入、多元化的读后讨论活动做更充分的准备。
2.小组构建及组内分工
阅读小组的构建和组内分工是阅读圈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阅读圈活动由多个基础角色和备选角色组成。参照哈维.丹尼尔斯书中推荐的任务设置,可为学生设计六种角色,完成对应的六项任务:①讨论主持人(Discussion leader),针对文章整体内容提出3个问题,引发小组成员思考和讨论,确保小组讨论的持续进行;②概述者(Summarizer),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突出重点事件和人物;③联想者(Connector),基于文章内容进行联想,思考自己或周围人是否经历过文章中提到的相似之事;④词汇主管(Word master),从文章中找出最关键的5个词,通过查阅字典解释其含义,并解释为什么这样选;⑤段落主管(Passage master),从文章中找出最经典的5段(句)话,分析其含义,并解释为什么这样选;⑥文化使者(Culture connector),关注文章中的西方文化元素,思考同样的故事在中国会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会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
教师也可根据文本内容适当增加或减少组内角色,如增加结构分析员(Illustrator),基于文本内容或结构绘制图表或插图,梳理文本结构与内容,整理文本脉络,加深文本理解,Culture connector和Connector的角色可以由一人担当;也可以适当增减同一角色的任务,如由词汇主管发现并整理文本中出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供组员学习和讨论。
初次使用阅读圈教学时,教师要做精心准备,尽量通过示范或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交代清楚每一项角色的具体任务,确保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能承担并完成好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同时制订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学生容易对一直承担的角色失去新鲜感,教师可根据分工任务相近的原则进行角色的轮换,例如词汇主管和概述者、联想者和段落主管之间互换。
一段时间之后,再在基础有一定差异的学生之间进行,也可分析各小组的综合实力,跨小组调整成员。
3.活动流程
为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提升阅读思维能力,阅读圈活动呈现相对固定的操作流程。选择好阅读材料,在明确小组分工后,教师可提前设计阅读圈任务单,分别从作家信息、写作背景、情节、主题、与自己的情感链接以及语言赏析等六方面进行设计,小组成员以问题为支点,对一部作品或一个语篇进行分析和解读,完成任务单中的各项任务。
每班可有5至6名讨论主持人,轮流主持课堂讨论,讨论主持小组的四项职责包括选定阅读作品、挑选同学课前学习任务单中提的好问题、设计课堂讨论活动和参与形成性评价。形式有故事表演、智力问答、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