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海
心理学笔记 | 人格心理学之五大理论

心理学笔记 | 人格心理学之五大理论

作者: _禾苗_ | 来源:发表于2024-04-08 16:57 被阅读0次

    本文是根据课件自整理的考研应用心理学知识框架梳理,用于考前整合复习,有同行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呀~


    前文指南 → 人格心理学之概述及结构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1、G.W.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1)共同特质(强调同一文化下)

    同一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2)个人特质

    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代表个体间人格差异。包含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又是无所不在的。

    ②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大概5~10个)。它是决定着个体的一类行为而不是全部行为,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

    ③次要特质: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这些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其他人很少知道。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6PF 人格因素测验)

    分为四个层次:

    (1)共同特质、个别特质 → 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能够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相互联系而以相同的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根源

    (2)根源特质 → 体质特质、环境特质

    体质特质:是指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

    环境特质:是指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3)体质特质、环境特质 →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使人趋向于一个目标

    能力特质: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差异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气质特质:指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的特质

    3、大五人格理论(OCEAN)塔佩斯(现代的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之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麦克雷和科斯塔编制的: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表(NEO-PI-R))

    O 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新等特质

    C 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等特质

    E 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A 宜人性:具有信心、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N 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等特质

    4、人格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 等人(IPC人格特征量表)

    在五因素模型基础上采用不同的选词原则,根据因素分析法得到了七因素模型。

    包括:正情绪性、负情绪性、正效价、负效价、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二、类型理论

    1、单一类型理论

    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种特殊人格来确定的。

    兰克·法利 提出 T型人格(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质):

    T+型人格: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T-型人格:冒险行为具有破坏性性质

    2、对立类型理论

    (1)弗里曼和罗斯曼 提出 A型人格、B型人格

    A型人格:敌意、竞争、性情急躁、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人格;

    B型人格:缺乏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较享受生活的行为方式,性情温和、举止稳当。

    (2)荣格 提出 内-外倾型人格

    根据个体的内向或外向占优势,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内倾型:心理活动常指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窄、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外倾型:多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情感外露、善交际、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另外四种基本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与内外倾构成8种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在此基础上研制的“MBTI”16种人格类型测试(+判断、知觉)。

    3、多元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跟神经活动有很大关系,气质类型有生物基础。巴普洛夫 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

    依据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性格类型学说

    ①斯普兰格 从价值观角度出发,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②霍兰德 从人的性格、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

    实际型、调查型、艺术型、企业型、社会型、传统型

    (3)阴阳五行说

    《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

    三、整合理论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描述了人格的量的差异;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评定;显示了下位层面的人格差异。

    类型理论:强调群体间的人格差异;描述了人格的质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获得;显示了上位层面的人格差异。

    整合理论:将这两种理论的特点综合起来,更为全面地描述了人格的结构。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EPQ人格测验量表)

    三因素模型: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


    人格结构的四层次模型:

    · 类型水平(一般因子):最上层,由特质组成

    · 特质水平(群因子):由习惯反应形成

    · 习惯反应水平(特殊因子):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

    · 特殊反应水平(误差因子):日常观察到的反应


    在模型建立之初,处于类型水平的一般因子有两个:内外倾和神经质

    其中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和不稳定,它可以与内外倾进行组合形成一个人格维度图

    四、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良心、自我理想)

    本我:位于人格的最底层,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它要求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它遵循 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超我:位于人格的最高层,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它遵循道德原则,起着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美境界的作用。

    (2)自我防御机制:指个体应对各种紧张性刺激时,防御机制会防止或减轻焦虑的潜意识交流。

    三个特点:

    ①同样可作用于其他心理冲突与挫折;

    ②往往具有伪装或歪曲事实的特点,作用在于保护自我,防止焦虑而致疾病;

    ③运作方式是潜意识的。


    压抑、投射、转移、自居(认同)、合理化、反向、升华退行、补偿、否认、曲解、固着(停滞或刻板化)


    人格发展阶段:

    口腔期(0~1)  肛门期(1~3)

    性器期(3~6,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6~11)  生殖器(青少年期)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强调自我的作用;

    (2)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

    (3)个体人格发展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目标、任务和冲突;

    (4)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

    人格发展阶段和冲突:

    阶段1(0~1):信任对怀疑

    阶段2(1~3):自主对羞怯

    阶段3(3~6):主动对内疚

    阶段4(6~12):勤奋对自卑

    阶段5(12~18):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阶段6(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

    阶段7(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

    阶段8(成年晚期):完美对绝望

    3、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1)自卑感与追求优越(动力)

    (2)生活风格和创造性自我(习惯)

    (3)社会兴趣(交往)

    4、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人格是复杂多变的结构,也是层次分明、相互左右的结构,由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组成。


    意识:是人格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知觉的部分(强调自我),与个性化同步,在个性化过程中产生出的新因素,即"自我";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面,包括那些被个体遗忘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即"情结";

    集体潜意识:是遗传的,为集体所有,反映人类进化过程中演化的精神产物,即"原型"。(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和自身)


    精神状态:内向性与外向性

    四种基本功能: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五、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核心:自我实现(个体之所以存在并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

    ①生理的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

    ②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2)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

    ①这五种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②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③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出现。在人类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

    ④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需要。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

    ⑤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因此,高级需要也叫生长需要。

    2、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提倡人格的自我论(人本论)

    (1)重要概念:自我概念、积极性尊重、实现趋向、机体估价过程。

    (2)健康人格的特征:

    ①开放的经验、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无条件自我尊重、人际关系的和睦相处;

    ②积极性尊重:每个婴儿都被驱使着去寻找积极尊重需要的满足;

    ③机体估价过程:有机体的一切经验都是把实现趋向作为参照系来评估。


    本文完

    下回 —— 人格心理学之影响及测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笔记 | 人格心理学之五大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st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