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经历过一瞬间的抓狂?
就在刚刚,我便经历了。
要说有多抓狂,非一句“卧槽”了不得。
忙碌了一天终于下班了,只需要把最后的工作汇报发到工作群里就算真正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工作汇报内容有点多,数据比较复杂,如果一个一个逐条在微信中编辑,很容易编辑错误,毕竟微信的对话输入框也就能看到一行字,编辑过得内容都被遮盖,要想检查有没有错误必须一点点往前面翻,很不便,于是我使用了另外一种编辑工具——记事本,编辑起来就方便多了,编辑好以后复制到微信里就OK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从事一项工作久了,摸清楚工作的流程,形成一种正确的工作习惯以后就不会再有之前的慌张,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调理而有序,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上班时间完成正常的工作应该不是问题。
所以,要想按时下班就得自己好好操点心了。
临下班之前抽出一点时间编辑今天的工作汇报内容,按部就班,把每一项数据都仔细的录一边,完事儿以后再复查一遍,尽力把一些低级错误修改掉。
下班去班车站点等车,班车还没来,寻思着趁着这个时间把编辑的工作汇报发到指定的工作群里,坐上车以后就可以闭目好好休息休息。
手机用了三年了,不知道是因为电池老化了还是手机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多了长时间得不到优化而增加了耗电量,充满电也只能坚持半个班,到下班前还需要充两次,不然坚持不到回去,也无法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
拿出手机,右上角的电量显示已变成红色,当手机的电量低于20%电量显示就会变成红色,这让人看了会产生一点焦虑。
此时手机的电量已经不足10%。
自从去年跟我上了一趟华山,经历了华山之巅的寒气,这手机似乎受了严重“内伤”,电量低于10%时就会变的卡顿,有时拿它打字都会无缘无故丢字,以至于显得我十分不严谨。
打开记事本,找到编辑好的今日工作汇报,暗暗使劲将大拇指按在屏幕上,选择了复制这项功能,从头开始向下拉,阴影逐渐覆盖大部分文字。
3月份的新疆开始回暖,路上的冰雪已融化个差不多,不过太阳落山后还有淡淡的凉意。
或许就是这点凉意让手机的“旧疾”复发。
眼看就要把全部内容覆盖,突然一瞬间的卡顿感袭来,没待我反应过来,这卡顿感便消失了,然而一股不详的预感也随之而来。
整篇的文字与卡顿感一同消失不见!
……我去!
怎么可以!
大脑中嗡的一声,血压飙升,直冲脑门。
我赶紧退出记事本再重新进入,整篇内容完全不见踪影!
不甘心!
一股抓狂感从脚底拔起!
反复重新进入了几次以后,不得不无奈的自我接受现实,所有东西都没了!
此时我一只脚已经迈上了班车。
怎么办,回去?
错过这一趟班车后面就没车了。
好恨啊,恨自己,也恨这该死的手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