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二 晴转小雪
感恩美好的天气。在这11月份间,天气并不寒冷,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感恩天地生养万物,我能有幸来到人世间,生活在北方小城这样宁静祥和的时空中,这是巨大的幸运。
感恩同事全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顺利完成一天的工作。这一天脑袋昏昏沉沉,就像没睡醒或者丢个魂儿似的,身体是在工作状态,整个精神却莫名地游离。这样的状态如果不出点纰漏或犯点小错就是不正常了。意料与惯性之中自然又犯了点小错误,很低级的错误,真的是无心之过。感恩同事谅解。再次告诉自己,遇事别急,镇定,越是知道自己状态不佳的时候,越要努力集中心神,慢下来,想一想再去做。
感恩好友把我拉进钉钉共读群。今晚周二7点~8点的共读中,听了其他姐妹的分享收获很大。我们共读的书是《爱得太多的女人》,今天共读第五章,《我们共舞好吗》。
自己读时没什么感觉,不能用书中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婚姻状况。在听路老师分享时,她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感想,谈得那么深入透彻,一下子把我的思路打开了,发现书中说的现象其实在我的婚姻中也是存在的。我非常爱读书,爱学习,简直是个书呆子。当初也想找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但我实际找到的丈夫没有学历,并且厌恶读书,直到现在他也不喜欢我持续地学习成长,他认为这些都是没用的。这种巨大的反差不就是在复制父母之间的对抗吗?是的,我们在寻找伴侣和与爱人相处时,其实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复制父母的相处模式,“复制自己已经很熟悉的童年时期的氛围,并且采用我们已经很熟练的策略”。你找谁做伴侣,那是你内在需要;无论你满意还是抗拒,你的爱人与你一定是“就像一把钥匙一把锁一般吻合”。当你有这样的认知,与爱人无论有怎样的矛盾冲突,你都不会指责抱怨,而是向自己要答案,向内寻找解决之道。
王燕老师的分享也让我很受益。她说的很多,我一边听一边记。她说的通过察觉和感受情绪来疗愈自己的方法非常好。
当一种不好的情绪来了,如恐惧、孤独、抑郁等,把它当成一杯水喝下去,然后安静地躺下来,待在其中感受它,让童年的场景浮现出来,无论是怎样的童年创伤,都要与它和解,对它说“是的”,接受它。无论这杯情绪的“水”是谁给你的,朋友、同事、家人还是陌生人,根源都是一致的,所以重要的是感受和情绪,透过它们去疗愈童年的创伤。
王燕老师还教了一种与身体链接的方法。比如胸口发闷,你躺下来,静静地问它:✘✘✘,你为什么胸口发闷呢?一直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当不断对话之后,你能读懂自己的身体。读懂了身体,你就能读懂情绪。
以上记的不够准确全面,理解也不深刻,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在实际运用中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