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占占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81fff6a33e62ba46.jpeg)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时序迭替,不觉又稻谷飘香,蛙声四起。人们都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穰穰满家,在收获的喜悦里,人间烟火又一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874d76b46353482d.jpeg)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吃饭、穿衣一直是生命生存的基本需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种秋收,因为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为了顺应农时,智慧的先人们发明了“二十四节气”。
它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先人们相信人定胜天,这便是农谚的重要性。到了各种作物陆续成熟,颗粒饱满,等待收获的金色秋天,农民用整整一年的辛勤劳动,换来丰收的笑语欢颜,就这样在稻花的沁人芳香里度过他们的悠悠岁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328de6870dc379ae.jpeg)
人生漫长,世事艰难。大多数平凡的家庭,一生的奔忙和打拼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让一家人的日子能过得有滋有味,丰衣足食。当洗尽铅华,到头来才发现,无论多奢华富足的生活,都离不开日昏晨起,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庸常日子。
而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让最爱的家人吃饱穿暖,有屋可栖,有人可依,有事可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a5efd13084975618.jpeg)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个人自幼时起便会吟诵的一首诗,也潜移默化地在人们心里种植着美好和良善,积淀着古老的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理念。
炊烟又起,家家户户飘出浓浓的烟火气,一家人围坐在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旁,此时,如果小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便会语重心长地说,不能偏食、挑食,要爱惜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78cc437d7d2398a9.jpeg)
俗语道:“成由勤俭败由奢。”小到家,大到国。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正如管子所说:“不生粟之国亡。”而一个小家的日子,惟有懂得用心经营,勤俭持家才能越过越红火。
每个人应从我做起,以微小之力,可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可以帮助那些依旧挣扎在贫困边缘的人们,愿他们在收获的时节,能够摆脱饥饿的折磨,品尝到一碗香喷喷的饭食,让他们的内心照进一缕秋阳的温暖,憧憬日子越来越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84285/1aa0f37fd0715b26.jpg)
扰攘红尘,我们或许曾渴望和羡慕过别人生活的优越与富有。愿往后余生,守一世安暖,许一程无恙,且行且珍惜。相信安稳如常的日子,最美的人间烟火,便是想要过的最好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