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在所有的习气中,嗔恨是最妨碍修行的。“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2.修行越好的人,能接纳的范围越大。当一个人回归原点,能接受所有的角度,也就是说他愿意接受一切的发生,能接受所有的可能。
3.所有的改变,一定是来自内在。如果一个人不想改变,外人无法让他有任何变化。如果你真希望远离嗔恨和愤怒,不想那么痛苦,想要改变现状,就需要从内在产生好奇心,把心打开,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改变,以及如何改变。
4.欲望本身没有对错。欲望是引起烦恼和情绪的根源,也是遮住智慧的乌云。若想要增长智慧,需要看见欲望,放下对欲望的执着。
5.禅饭一味。当你心无杂念地吃饭,觉知一直都在。任何一粒米,曾经都是一粒稻谷,也经历过整个世界。一米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不要去计较对错。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对,对方错,否则就不会有委屈了。如果你听另外一方的诉说,可能观点马上会改变。
7.父母之所以产生焦虑,主要的原因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人生寄托的一部分。
8.•家长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家长要相信:孩子都会比家长优秀。
•家长要知道:经历一些磨难和痛苦,对孩子成长并非坏事。
9.人生所有经历的路,都是必经之路。你可以做的是陪伴和引导。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在教育孩子时的修行,记住一点:学会放手!
10.一个人想提升自己,应该具备这种观念:过去的事,我全接受;未来的事,我能改变!
11.在工作中修行:
•基层员工,记住:精进,忍辱。
•中层管理者,记住:禅定、布施。
•公司高管,记住:持戒、般若。
•创业者,企业老板:走正道,做善事。
12.在工作中修行有三点要注意:
•内心一定不要有抱怨和嗔恨。
•不要期待公司或者他人给予回报。
•要真的去实践。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
一行精华:
所有的改变,一定是来自内在。
一米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教育孩子时修行,记住:学会放手!
在工作中修行: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走正道/做善事。
触动,反思,改变:
修行就是心无杂念,向内求,觉察自己的内在。如果能做到这个状态,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修行的好机会。
教育孩子时的修行,是要把过度关注孩子的那种劲头,转移到觉察自己的诉求之上。能转过来,就能发现自己的妄念,就有机会学会真正放手。
工作时的修行,是要把对公司、领导、同事和下属的过多期待,转移到自我提升和自我改变之上,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团队,合作愉快,体现自身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