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千字#7月12日,DAY.27打卡。今日感受:倒计时,还有三天出坑。
![](https://img.haomeiwen.com/i6442884/e35c15e04624ec90.jpg)
“写作被大咖们称为是一种:跨层级的、大功率的、穿透人心的“广播式沟通”工具。
有人讲,写作在时空上影响更深远。
这种神功,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称为施展影响力最重要的载体。”
-—写作作为一种武功,门派林立。
昨晚我学习了刘润老师讲的“5商派”写作能力的三大心法:价值感、结构感、和对象感。
以下以专栏为例。
5商派的三大心法
第一,价值感。
我把专栏文章分为三类: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做)。
写WHAT类专栏相对最容易,解释概念:沉没成本“是什么”;写WHY类专栏要难不少,联系动机:我“为什么”要理解沉没成本; 写HOW类专栏相对最难,实际应用:到底“怎么做” ,我才能利用沉没成本,并因此获益。
WHY,比WHAT有价值感;HOW,比WHY有价值感。写作之前,你要想清楚,你打算让你的读者,带着WHAT离开,还是带着WHY离开,还是带着HOW离开。你是不是真的打算付出数倍的努力,死磕自己,提供最难的HOW的价值。
第二,结构感。
一个不克制自己表达欲的人,写不好专栏。为什么?因为写作的内核,是关注对方怎么看,而不是自己怎么写。优秀的文章,是读者的盛宴,而不是表达欲的满足。愿意压制自己“痛快淋漓式的表达”,用“结构感”这把手术刀,把文字切割到让对方 “醍醐灌顶式的理解” ,才是好的写作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6442884/ba72cfe94d0524a1.jpg)
第一步,场景导入。我几乎不会用刘备、奥巴马开场,因为离你太远,我会这么开场:最近工作越来越吃力,想退却,但孩子在读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你的衣服已经很便宜了,可客户就是说贵不肯买。发生在你最身边的事,最容易有“代入感”,这就是“场景导入”。
第二步,打破认知。在这个场景下,应该怎么办?这么办吗?不对;那么办吗?也不对。都不对,都不对。这就是“打破认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哦?那到底怎样才是对的呢?
第三步,核心逻辑。终于要讲核心逻辑了,但是,不能光讲道理,读者不爱听。要用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大案例,带出逻辑。我会开始讲二战的时候,盟军和德军的故事,最后提炼:这就是“幸存者偏见”。
第四步,举一反三。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把WHY,和WHAT讲完了,下面就是最难,但是最有用的HOW了。我应该如何避免幸存者偏见呢?一二三;我应该如何利用幸存者偏见呢?一二三。
第五步,回顾总结。你听了5分钟,太辛苦了,我再用30秒,帮您回顾总结一下要点吧?请恩准。然后,我努力把所有关键点,用一两句话说清楚,重新强化概念,提炼金句,帮助你把概念,存在你大脑中最合适的地方。
做个挂钟是不够的。把挂钟的结构塞进怀表里,才是对读者的尊重。
第三,对象感。
写作相对于演讲,损失了现场感。为了还原现场感、传递情绪,写作者有个重要的心法:对象感。你想象自己不是在对着电脑,而是在与每一个具体的“你”,面对面交谈。
这就是对象感。想象一下演员,对着镜头却想象自己对着观众。一个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6442884/222b4246d9dfeaa7.jpg)
认识5商派写作心法
今天谈写作,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巨匠,而是为了准确传递信息,并获得最大的接受度。但即便作为一种商业沟通的工具,写作依然有8万4千个门派,我与你分享的,是“5商派”的三大心法:价值感、结构感、对象感。 用价值感死磕自己,用结构感切割文字,用对象感伺候读者,才是好的“5商派”写作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6442884/3953f7ea1a6c14b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