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读后感

作者: Mina茄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1:58 被阅读0次

察觉:

第一次尝试清单体,感觉有趣,实用。

800字以内,反复斟酌删掉,精炼语言,从大刀阔斧开始~


01 学习方法的变化

22岁前:父亲教,死记硬背,只是科考传统书。

23岁始:自己总结,找差距,攻弱点,直至顺利通过三考。

30岁:京官期间,发现外面的世界,开始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制定严格的日记法,日日复盘日日进步。

02 做事态度的变化

回老家服丁忧2年,是分界岭。

以前,做事直来直去,看不惯会直言,不参与官场任何灰色地带,还会检举揭发贪官。

以后,发现欲完成伟业,须改变行事态度,开始对上奉承,奏折迂回不得罪人,对同僚-“和光同尘”。

03 个性特点的变化

30岁前:好动、好色、好暴躁

30岁后:自律、严己宽人,遇大事,沉稳冷静对之。

04 人际交往的变化

对皇帝:最初是信任,并充满希望;后期随着他们的不作为,开始失望。

对同僚:开始纯交友,到后期有意识的储备人才,对真人才超大宽容度。

05 军事战略的变化

建湘军:结营寨打硬仗

散湘军:保留淮军作为兵权,同时打消皇家对自己的顾虑。

06 对待洋人的变化

以前:自居文明人,高洋人一等。

后期:提出洋人与国人一样平等,需以诚相待。

07 才干能力的变化

建湘军以前:文官,熟记古书的书生气。

建湘军以后:武官,为国家建湘军忍一切外界压力,虽然前期打仗屡败,并有自杀三次,但仍能沉稳回归大局,卓越的领导力在此刻得以锻炼和提高。

08 金钱观念的变化

一直不看重,但从以前完全拒绝非正常收入,到最后为了军队生存,会利用手中权力去调度和拆解金钱。

09 识人用人的变化

以前:对人才,以学识渊博为主

后期:以能为国为军队做事为主

10 为国为民的变化

湘军时期:仍有家族私心

慈禧时期:国大过家,天津教务事件可说明。

相关文章

  • 《曾国藩传》读后感

    《曾国藩传》读后感 ----阿拉丁956 细嚼慢啃的《曾国藩传》基本阅读完毕了,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何他会被后人...

  • 赵焰写的《曾国藩传》值得一读

    这个月开始阅读赵焰的《曾国藩传》,名为传记,我觉得更多的层面是他的一篇读后感。是他在研读《曾国藩全集》后的所思所想...

  • 《曾国藩传》读后感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

  • 《曾国藩传》读后感

    快两年了《曾国藩全集》一直是我的案头书。曾公处世哲学,让人受益终生。毛泽东曾在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的信里写...

  • 《曾国藩传》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张宏杰教授写的《曾国藩传》,感受颇深。 曾国藩没有很惊人的天赋,没有聪明的学识,但是他还...

  • 《曾国藩传》读后感

    在这一次的馒头班长活动中有一项任务是共读一本书,这几天我们共读的是《 曾国藩传》,这两天我刚好读了两章,给我最大的...

  • 《曾国藩传》读后感

    1.“愈挫愈奋”。曾国藩的天资着实一般,背个文章,连潜入家中的小偷在房梁上听着都背会了,气得跳下来训斥他一番。然而...

  • 《曾国藩传》读后感

    45/365 记录:今天在重读曾国藩的7次科举之痛时,感受最深的是那种“倔强”的劲,让人震撼,父亲17考试,自己7...

  • 《曾国藩传》读后感

    45/365 记录:今天在重读曾国藩的7次科举之痛时,感受最深的是那种“倔强”的劲,让人震撼,父亲17考试,自己7...

  • 《曾国藩传》读后感

    近日读《曾国藩传》,有感于一个天资平平的普通人如何通过极端自律和不断学习最终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实在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wo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