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曾国藩传》,有感于一个天资平平的普通人如何通过极端自律和不断学习最终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实在励志。读此书让人感觉到原来成功并不难,原来成功人士也曾有很多普通人的诸多缺点,只是他们懂得如何去克服改正,原来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是有迹可循的。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普通农民家庭,苦读近20年,乡试7次才中秀才,年轻时也浑身缺点,浮躁、为人傲慢、虚伪、好色、爱看热闹……年满三十后立志做圣人,勤学律己,随着学识才能和人格品德的不断提升,官运一路亨通,得以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取得极大的成就,达到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的境界。不评功与过,就其成长经历而言,个人感触最深的几点如下:
第一, 关于学问修行。
1、 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曾国藩在考取功名前刻苦学习,在考取功名后仍旧保持每日读十页经书和十页史书的习惯,并严格要求自己早起。他的经历证明了勤能补拙,即使智商不高,也可以通过勤奋刻苦后来居上。所以做人千万不可自暴自弃,在人生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应当保持学习,不应该把年纪大、记忆力差等拿来作为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
2、 学习要专注和踏实。“不读完上一句绝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一本绝不读下一本”,曾国藩就是凭着这种“尚拙”的人生哲学,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知识基础,从而能在举人、进士以及后续的翰林院考试中十分顺利。给我的启发是,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专业方向,然后再专注和踏实地进行学习,才能保证学有成效、学有所长。
3、 学会复盘反思。努力固然重要,学习过程中的复盘反思也同样重要,曾国藩在第6次科考落第后就将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对比,总结出自己的不足,然后潜心打磨不足之处,方能在第7次科考以及后面的考试中顺利胜出。
4、 及时输出学习成果。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给自己立下的12条规矩就包括:每天要记茶余偶谈一则,每个月要写几篇文章,要作几首诗。此外,他还经常写家书,将自己的所学所悟分享给弟弟和子女们。可见“输出”是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的最有效方式,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第二, 关于品德修行。
1、 立志要高远。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第一个要诀就是,立志高远。曾国藩入京为官以后,通过与优秀人士交往和读圣贤之书才意识到自身见识狭隘、观念鄙俗,所以他立志要做圣人,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2、 广交良友并向他们学习。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曾国藩深谙此理,不仅注重交友,学习朋友的长处,并且急公好义,肯于付出,尤其在朋友遇难时尽力相助,因此收获了好人缘,树立了好声望,为自己的仕途顺利发展助力。
3、 记日记是一种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曾国藩坚持记日记来反省自己的德行,还将日记给亲人朋友传阅,以监督自己改进不良行为,虽然一开始也不能马上做到,甚至一再反复犯错,但他通过坚持记日记的方式反复与自己的缺点做斗争,最终实现了“做圣人”的人生目标。
4、 持之以恒,终生践行。曾国藩以中人之资能成就大业,在于他将一个“恒”字践行终身。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做到,道理人人都懂,但难在坚持。曾国藩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也经受了无数次反复、失败和挫折,却始终没有放弃,他将记日记坚持了一辈子,即使在军中也坚持每天日记数条,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写日记,真正将“恒”做到了极致。如果我们都能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也一定可以取得不菲的成就。
最后,以曾国藩家书中本人最喜欢的金句作为结束语自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