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开始了变法改革这条道路,有的变法使国家变得旺盛,有的使国家变得衰败。从三个原因来解释一个变法,首先是商鞅变法顺时利民,其次是吴起变法不得民心,最后是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将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一次成功的变法,首先是要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其次是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最后是言出必行,赏罚分明,不畏强权。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变法的必要因素。
关键词: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启示。
商鞅变法顺时利民
提到商鞅,我们都会想到商鞅变法。想到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次带有决定性的变法,他带着秦国横扫六国,那么商鞅变法究竟有什么秘密,让秦国变化如此之大?
第一点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第二是秦孝公的支持。第三是有全盘计划,取信于民。
第一点是顺应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历史潮流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而封建社会的根本是土地私有制,废井田就是承认土地私有,是最能体现顺应历史的。这就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变法首先要看你所处的时代,你的环境,每个时代所需要的变法是截然不同的,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进一步破除。这是商鞅的聪明之处。
1.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交易,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多的,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来赏赐爵位,废除了旧贵族的所有权利,使所有人都有机会当上贵族。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他考虑到了当时社会是从奴隶制度转向封建制度,所以人民不再是为贵族干活的奴隶了。所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很重要。
第二是有秦孝公的支持,可以说商鞅变法的成功,很多原因是因为秦孝公在商鞅背后默默支持他,使秦国迅速崛起。秦孝公善于任用人才,而且秦孝公是一个明君,并且是一个非常勤勉的明君,并且把整个秦国都交给商鞅管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的气魄?你敢把你的所有的家产给你信任的人吗?商鞅并不是秦国人,早先是魏国人。秦孝公能把权利交给一个外国人,说明秦孝公的确很明智。
很多的君王变法时都怕那个提倡变法的人得到了权利反抗,而秦孝公却不是这样的,这是我佩服他的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所以说,秦孝公选择商鞅并不是一拍脑门儿决定的事情,而是经过不断的考察,不断的细究。他说的话之后,然后利用自己的眼光才决定选择他作为秦国变法的执政大良!这样的眼光值得敬佩!
第三点是有全盘计划,取信于民。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说明。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用这个方法是因为商鞅想让人民也完全信任他,相信他的变法是有用的,所以用了这个方法来表示他的诚信,在生活中诚信是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又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那变法的效果很快就会看出来,所以商鞅所做的都是为他的变法打基础。
商鞅变法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一次变法使秦国从位置最低的国家变成使所有国家都高度重视的国家。商鞅变法也有我们需要吸收的知识。一个明智的君王,一个成功的变法者,这就是变法的成功时间的特征。
吴起变法不得民心
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而后来发起了一次变法:吴起变法。那么吴起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首先是没有舆论支持。②“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於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为了得到一个名利而杀掉自己的妻子,吴起杀妻本身就是一种贬义词,形容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当然他遭到了相等的报应。鲁国的人知道这件事后,把吴起逐出鲁国。最终也没有落下什么官职,得到一个臭名,妻子也没了,让这样一个人实行变法,就怎么会成功呢?价值观不同,人心怎么会齐呢?被各国人骂的狗血淋头。这是吴起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没有百姓的支持。人民是变法的靠山,变法是否能成功,就看变法是否能让人民得到利益,这让他们才会支持变法者。在吴起变法中,他只想到了在军事上的改革,而政治政策却毫无改变。底层人员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如果变法不让人民尝到甜处,变法必定会失败。为什么这么决断呢?一个国家,底层人员的老百姓最多,如果老百姓没得到好处,被刑法压制着,必定会起义。他设立的每一条法律都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例如废除世卿世禄这一条,这一条的最大弱点是当代的杰出人才,因为这些人才的祖先没有立下功劳,而且没有继承权,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都继承不了,这些人有很大的功劳,但得不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和商鞅变法大有不同,这就是吴起变法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而他没得到民心,又怎能治理的了这天下?
最后是楚悼王死后,没人支持吴起变法。首先吴起制定的法律是有问题的。均爵平禄也有问题,第三代就要收回一切财产,靠自己的功劳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最后再被收回去,那凭什么要为朝廷做贡献呢?并且吴起变法是在楚怀王晚期,而他的变法与商鞅变法的其中一点不同的是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早期施行的,吴起变法是在楚怀王晚期施行的。吴起变法的支持者是楚怀王,楚怀王死后就没有人支持了。
吴起变法,一次失败的变法,同样也给我们一些启示。
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开始实行变法,说多说少都有些方面增强了许多,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的结局不同呢?到底一个变法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要想改革成功,必须得到最高领导者的支持,君王一个人变法是成功不了的,他需要一个变法者,因为君王很可能将这件事弄糟,将国家变的更混乱,这时候变法者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君王要信任变法者,而不是半信半疑,内部出现了矛盾,那变法是不会成功的,既然想成功,要让变法者成为第二个君王,有很高的权利,不过一些变法者可能会趁机篡位,这就得看这个君王会不会识人,根据所处的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和君王一起进行改革,这形成了一个依附关系,变法的人进行变法,而君王负责保护变法者,即使变法者死了,对国家损失不大,还可以另外再找一个变法者,可以说他不会受到伤害,而如果君王自己变法,有可能人民会起义,所以寻找一个合适的变法者这是很重要的,而商鞅,吴起这两个人刚好合乎了所有的要求,他们两个人变法都是为了将奴隶治变封建制度,所以他们两个的变法是得到世界认可的,所以他们变法是很有好处了,而并不是,自己凭空想出来了一个变法,这是变法者的一个优势,变法者可以去所有的国家,进行变法。所以一个国家变法是否成功,整个过程变法者都由君王保护,君王支持对于变法很重要。
其次是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改革必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所以旧贵族表示很不服气,所以这些旧贵族就会起义,而君王只能把商鞅一人杀了,那些旧贵族才会过意得去。不仅会遇到这样的阻力,还会遇到其他阻力,而变法者需要的就是坚持不懈,不能变法变到半截停止了,而是一直走到底,拥有牺牲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变法一定会得罪一些人,例如商鞅变法就得罪了旧贵族,所以变法者必定会牺牲。这些变法者不仅需要一套好的改革方案,更需要内在的品质。这就是一个变法者必须要拥有的精神:舍己为人,不懈努力。
最后是言出必行,赏罚分明,不畏强权。言出必行是指说了就必须做到。比喻一个人很讲信用。徙木立信这个故事可以充分的说明言出必行的重要性,变法者可以用言出必行来建立与民众的关系。从而让人民更信任变法者,更支持变法者。赏罚分明是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这样民众更信任变法者是一个明智的人。一些高管大权的庸臣可能会趁国家很乱,自己夺取一些财力,而赏罚分明就是为了建立变法者与人民的友谊,不畏强权,不怕危险,敢于刑上大夫,严厉处置那些无用的高管大臣,为自己的国家树立威严。而言出必行,赏罚分明,不畏强权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变法需要君王的支持,也需要变法者的明智,所以变法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齐心协力,一起配合。这样才能使国家富强。
正确的变法可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为的重要,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强国,而一个成功的变法不仅需要君王的支持,更需要变法者内在的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