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培训加值班,一天在单位过。
培训主题读写结合。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板块。
第一场讲座的专家来自上海的祝老师,没有高深的理论,都是落地的,很实用的以读促写的方法和观点。
祝老师的很多观点,解开了我的很多疑惑。
写作是难点,以前我甚至会有意回避写作,常常是让孩子们背范文,给了写作题目让他们写,然后给他们改语法错误。
后来给孩子们搭支架。支架也是很简单的。人称,时态,写作三板块(Beginning,Body,Ending),连接词,句式等等。
去年,带单位同事一起做的读图作文的专题,尽管获得了很多的好评,也只是就作文的一类进行了单一的探索。
能感觉到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挖掘的点。但是很多都比较模糊。
而这次讲座,把写作放到了日常,把读和写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收获很大。
1. 写作不仅限于作文课,而是在课堂的日常积累。
2. 书上的很多文章就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总结,就是带孩子们搭框架。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架构。而孩子们掌握了这些架构,就不会不知道写什么了。
比如,写记叙文时,很多孩子两句话就把故事交代清楚了,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以前,我带孩子们写记叙文都是侧重于5W1H,今天老师讲,可以加入细节和冲突,觉得很棒。
我觉得这就像我们拆文,仿写。
3. 老师的一句话,“也许素材就在角落里。”很触动我。
老师们常常觉得手边的东西不丰富,其实不是我们没有素材,而是我们看不到很多手边的素材的价值。或者说我们不会利用手边的素材。
老师展示了她的一个范例。她觉得一个课后题能够很好的利用。本是一个选词填空题,内容是介绍一部电影。而老师灵机一动,以此为素材,通过缩写,添加,评论,写成了一部影评。
很棒的读写结合。
我常常跟孩子们来玩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书本中的文本就是写作最好素材的来源。如何把书中文本中的内容分类,整理,让孩子们掌握,然后又能够灵活的进行输出,是很艺术的事情。
4. 想要写出好的作文,日常的积累除了单词,短语,语法之外。
还要更加关注形容词的积累,句式的积累。除了固定搭配,老师这次提出了,熟悉的词新组合的积累,这个点喜欢。
有些孩子写作文,他们常常会用一些超纲的的词汇,或者学了一个新词,就自己造句子,感觉自己掌握的很多。
老师指出,如果自己都没有见过的句子,或者自己拿捏不准,就不要用。
如果出现了很多熟悉的词,它们的新搭配,一定多积累。
5. 写作是为了表达,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搭框架,但不要去限制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有充分表达的能力,才是作文的初衷。
6. 小处着眼,先把小的东西弄透了,这一点太赞同了。
这两年一直在教研,大教育观,大单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宏观的地方。一堂英语课似乎要解决所有问题。却忽视了语言首先是表达的工具,能够通过说,写表达自己的能力,才是主要的。
感觉就是让课堂背上了太多的要求,却哪个也顾不到位。
今天的确收获很多。
现在很喜欢研究写作这块儿,感觉很多和中文写作很贴近。也能够把自己写作的一些东西迁移到英语写作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