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龙应台政治、事业等身份不是很感兴趣,我只对她34岁第一次做母亲,老大4岁又生了老二,随后几年在家当全职妈妈的经历非常感兴趣。
可以说,她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全职二胎妈妈,她遇到的问题肯定跟我们妈妈们遇到的问题一样,可是她会怎么处理?我觉得这本书很好的呈现了她陪娃的日常,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独特思考,这些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让我们一起往下读。
02
高质量陪娃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都太过急躁,着急着让孩子赶路,赶着吃饭,赶着穿衣,赶着睡觉,赶着读书,赶着去上各种培训班,生怕孩子落后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妈妈会苦恼:“我家孩子太磨叽怎么办?”
我给的答案就是:让孩子慢慢来,你停下来慢下来就好。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给孩子充足的耐心,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每天早上,教堂的钟当当当敲个八九响,华安就跟妈妈出发,到一公里外的猫川幼稚园。不下雨的时候,妈妈推出黄色的脚踏车,安安的专用椅摆在后座,也是黄色的。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 ……
每次看这篇写龙应台带着刚刚会说话的安安出门,妈妈非常用心地给孩子介绍这个世界,孩子则用好奇地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想到这个场景都觉得温暖。
我带孩子最初的日常就是受龙应台的影响,直到今天,我还会一有时间就牵着小家伙的手,带他去“探险”。有时蹲在公园里捡树枝,有时蹲在地上看一群蚂蚁,有时给一群鱼儿喂食,我和孩子一起走过许多路,边走路还边跟小人聊天。妈妈用心呵护孩子的成长,用心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介绍这个世界,这就是高质量的陪伴,不是在家给个手机,或者你随时拿个手机出来,美其名曰陪娃。
03
亲子阅读
书中很多地方都真实呈现了龙应台陪孩子读书的点滴日常,每天晚上孩子们洗漱完,就跟妈妈相拥一起阅读。
她的儿子飞飞在书的末尾写道:
每晚洗刷干净,接着就是“孙悟空时段”。我们坐在床上,哥哥和我并肩靠着枕头,被子盖在膝上。妈妈坐在床沿,手上一本敞开的《西游记》。她并不是照着书本念,而是用讲的。我们也不断地七嘴八舌打断她:“那孙悟空身上总共有几根毛呢?”“猪八戒用鼻子还是用嘴巴呼吸?”她永远有办法回答我们的问题,而且回答永远那么生动那么新鲜有趣。同时跟我们看图,让我们认识故事里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和造型。
想必爸爸妈妈们都亲身经历陪娃阅读,跟着书本念,没几分钟孩子就不愿意听了,亦或是孩子拿着书要你陪他读,你看到书心里就觉得好累啊。每晚陪娃阅读,可能对于很多爸妈来说,还是刷会儿手机轻松啊。能像龙应台那样,不照本宣科,可以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情,若不是自己提前做了功课,怎么讲得明白?
安安和弯腿的昂第在抢一辆小卡车,昂第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死命抵抗敌人的攻击。 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做出猎人射击的姿势,对准昂第,口里发出“砰砰”的枪声,然后满意地说:“死了!” 妈妈觉得惊心动魄,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 “大野狼把外婆和小红帽吞下肚之后,觉得累了,就倒在外婆的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刚好有个猎人经过小屋子,听见屋里呼呼的声音,觉得奇怪:怎么外婆的声音这么难听?他凑近一看,看见了大野狼这个坏东西,于是他举起枪来—— 砰一声,猎人开枪把野狼打死了!然后用剪刀把野狼肚子剪开,救出了外婆和小红帽。”
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龙应台发现好多故事都比较血腥,或者有些故事太过童话,是假的。于是,她把那些“不好”的书放到了书架的最高一格,保证孩子即使搬来小板凳也拿不到,而把一些妈妈经过认真思考最终筛选出来的书,放到了孩子拿的到的地方。
这也是让我们父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书都值得孩子去读,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做取舍?做判断呢?
04
婆媳关系
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权利。 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其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验,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于你做妈妈的。” 我喜欢这个方式。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经验不同、观念有异,客观环境也不断地变化中。对孩子的教养观念绝对是差异多于同意的。两代人同时争取对孩子的“主权”,冲突就避免不了。 那么这个“主权”究竟应该给做母亲的,还是给做奶奶的呢?我相信母亲有天赋的权利,任何剥夺母亲生、养权利的制度都是不合生物原则的。
现在我们的家庭,婆媳关系的矛盾之一就是育儿观念的不同,双方在争夺对孩子的“主权”。龙应台提出,孩子的“主权”应该归生母所有,我觉得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老人可以提供帮助,却应该把决定权让给母亲,这样有界限感的相处,自然就能相处愉快。
婆婆那个本子里,有华安爸爸从出生到十四岁的成长镜头,婆婆不愿意将本子送给媳妇,媳妇也明白她的念头: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我,做母亲的我。 妈妈自问,想到记录了两年多的“安安的书”,里面有华安初出母胎、浑身血迹的照片,有父母子三个人两年多来共度的足印与啼声。有一天,妈妈大概白发苍苍了,也要对一个年轻的女人说:现在这个男人当然完全属于你,做妻子的你;但是他的过去却属于做母亲的我。 或者,妈妈会倒过来说:这个男人的过去属于做母亲的我,现在的他却完全地属于你,做妻子的你,去吧!
这一段我读完眼睛突然充满了泪水,一方面我希望所有的婆婆可以学会放手,不要再跟儿媳争夺对儿子/丈夫的“主权”,不再过多插手儿子新家庭的事情,不要对儿媳抱有敌意。
另一方面,我也是有儿子,将来我也会成为一位婆婆。每当我抱着小儿亲都亲不够的时候,我就会想,眼前这个只爱我一个女人的小男人,每天跟在我屁股后面跟我说:“妈妈,我爱你”的男人,这个我从小捧在手心里的男人,将来他会长大,会把另外一个女人捧在手心里,我这个当妈的能否做到爽快地放手?
05
生育:丈夫陪产问题
所以建平应该陪你进产房的。孩子是两个人的,生孩子也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医生和护士在为众多的病人跑进跑出的时候,只有丈夫能够握着你的手,陪你度过每一场阵痛的凌虐。夫妻的同舟共济,没有更好的时候。两个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
台疗的美国医生告诉我,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男人不愿意陪妻子进产房。有的说“生孩子是查某人的事”;有的说“受不了那样血淋淋的镜头”;更多的,是相信“见女人的血不吉利”。 医生把刚刚割了脐带的小生命,轻轻放在安爸爸巨大的手掌中。 “他赤裸滑溜的身体跟我的手心接触的一刹那,我就开始爱他了。”华安爸爸说,很骄傲地,“别忘记,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抱他的人。” 能够这样见证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却有男人推距这样的特权。
这段让我想起我生孩子的时候,我老公进去陪产,他亲眼见证了我在产房战斗了将近20多个小时才把孩子生了下来,孩子出来他是第一个看到的,也是第一个抱他的。
我记得他当时眼眶湿润跟我说:“老婆,生啦,老婆,你辛苦了!”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懂得了女人生孩子的不易,他也非常爱孩子。所以,这些年,他不是一个甩手掌柜的爸爸,而是一个半夜起来哄孩子的爸爸。
我非常庆幸当初听了闺蜜的建议,让老公进去陪产,才有了后来那个可以理解我辛苦的老公和爱孩子的爸爸。
所以,如果可以,尽量让老公进去陪产,这是给每一个怀孕女人的建议。
06
性教育问题
“妈妈,”他迈着肥肥的腿踱过来,“妈妈,你也用尿布吗?” “哈哈哈哈——”一旁正在穿衣服的安安大声笑着,“底迪,那不是尿布,那是月经啦!你看上面有血——” “有血啊——”飞飞的声音充满敬畏,轻轻地,“妈妈你流血啦?” “没有啦底迪这个血不痛的!”生理学权威葛格很有耐心地解释:“妈妈肚子里有卵,卵就是蛋——” “就是蛋——” “卵排出来,就是血——” “就是血——” “一个月一次——” “一次” “妈妈!”安安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隔着稀里哗啦的水声扯着喉咙说,“男人有没有蛋呢?” “没有——”妈妈在稀里哗啦的莲蓬下喊回去,“男人有精子你不是看过书吗?精子碰到卵就变成你和底迪——” ……
这是龙应台两个小儿的对话,听完真是挺有意思的,也从中可我看出妈妈平时肯定也是教了不少,她不会回避性教育这个问题,而是大大方方跟孩子说。
回想起我第一次来月经,那时候妈妈不好意思跟我讲这个事情,老师遇到生物课这部分就跳过,同学们之间也羞于讲这些,所以那时候我竟然不知道自己是来月经,以为的是我得了绝症,马上就要死了。我想到的是当时看的韩国电视剧《蓝色生死恋》中女主角那样,出血了是要死了。
那两个月,我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当时我想:我绝对不能让我爸妈知道我得绝症了,马上要死了,不然他们会特别伤心。所以,我就一个人默默地忍受这份痛苦,非常害怕,非常无助,还不敢让人知道。后来被我妈发现,我才知道是自己来月经,不会死。
听到我的故事,会不会觉得好搞笑,是啊,现在看来太搞笑了,可是当时确是真实情况。
所以,我现在就在想,关于性教育,我如何开始教育我的孩子。昨天我在书店给孩子买书,我看到一本给孩子讲解性教育的绘本,里面有介绍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介绍精子和卵子,介绍很多,我当时想买,却没有想好该如何给孩子去读这些,还是会有些顾虑。我想,我应该买回来给孩子大大方方讲解的。
07
二胎问题
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安安不见了,妈妈找到他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问他才知道,他觉得妈妈更爱弟弟。
弟弟出生后,来家里祝贺的人很多,大家一进门就直奔找新生的弟弟,然后一顿夸弟弟“好大的眼睛,好长的睫毛,好软的皮肤”,却忘了刚刚给他们开门的哥哥还站在角落里。
大家都只记得给新生的弟弟带礼物,却忘了给哥哥带。只有生过二胎的妈妈,来的时候第一时间是去亲哥哥,给哥哥送礼物,然后才是去看弟弟,就算夸弟弟也是小声的,不让哥哥听见。
飞飞出世,我开始了解什么叫命运。从同一个子宫里出来,出来的一刻就是两个不同个性的人。安安吸吮时穷凶极“饿”,飞飞却慢条斯理。 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安安的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易怒的、敏感的;也因为是老大,他是个成熟而有主见的人,带领着小的。 而飞飞,既然从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既然生下来就得和别人分享一切,他遂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他轻松、快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没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轻易得到别人的爱,别人大量的爱又使他更轻松、快乐、随意、简单。这就是命运。
二胎妈妈最担心的就是处理不好两个孩子“争宠”的问题。看到有些新闻说老大虐待老二,就有些害怕。我想更多的是在于日常,可以很好的关注两个孩子的心理。
龙应台她的处理方式就是非常关注老大的心理,跟老大沟通,单独留出时间陪老大等等,都是很不错的做法。
写在后面
带领妈妈们一起读书,是最近的想法,于是就开始把每周共读一本书,同时写一篇读书笔记作为自己接下来写作的一个方面。
这是我第一次带领妈妈们读书,也是第一次写这样的读书笔记,也不知道写的怎么样,只是尽力而为,希望妈妈们给我一些建议。
每周写一篇旅游攻略,每周带领妈妈们读一本书,不仅可以帮到你们,也可以帮助我更认真地读书。让我们一起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