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年第一天,和好友小聚,畅聊三个多小时,期间有眉飞色舞的说,有平心静气地听,整个过程感觉很好。
这个群体的存在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多里,大家也就聚过三次左右,但每一次的聚会都让我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成长,总结起来,如下:
一、学会了倾听
美国的艺术家安迪渥荷曾经告诉他的朋友说:“我自从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我的感受,虽然于我来说,学会闭嘴之后,收获的不是威望和影响力。我是一个喜欢表达的人,我仔细思考过自己这个“爱好”,估计是小时候形成的对“表达”的错误认知。小时候的我是不喜欢说话的,因为家里穷,去哪儿都不受待见,我对势利的成人是不喜欢的,所以,不爱说话。后来,有一次,跟一个玩伴(很会说)出去玩,大人们总是夸她“好会说”,转而说我是“火口牛”(我的老家人称呼不爱説话的人),我受了刺激,就决定,自己也要多说话,要做“会说话”的人,要得到大人们的表扬。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话多起来,遇到什么都急于说几句——表达自己的意见,证明自己的存在。斗转星移,转眼我来到了中年人的队伍,但“好讲话”的习惯一直伴随着我。就是这个“小聚”,帮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特别是静静每一次的坦诚的一针见血让我下决心要改掉自己急于表达的坏习惯,一年多下来,算是有些成功,正一步步向一个好的听者靠近。
二、理解了“自己的节奏”
其实,我是一个有些先入为主的人,或者说喜欢一厢情愿,在面对他人述说的事情的时候,比较喜欢用自己的认知去分析和理解,这样常常会给他人带去不舒服的感觉,会让他人觉得我缺少尊重意识,眼里没人。这个习惯也让我在与人交往和干工作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经常是付出了很多却收获甚微。原因就是,我没有理解:人与人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做事节奏,如果我们不理解,我们就无法找到准确的突破口,工作也就无效。就是在我们的“小聚”的交流中,静静提醒我“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节奏”,要我尊重他人的节奏。这一点,如今我已深深地体会到了,并运用于生活与工作中。
三、性格柔和了一些
在我们四个中,杜芳话最少,就是说话,也都是轻声细语,她这一点特别吸引我,也让我深刻地反思过自己。虽然杜芳的话很少,但坐在她身边却让我有温暖和安全的感觉,我知道,无论我们说什么,她都在哪儿静静地听,不打岔,也不抛弃。她就是那么温和而坚定地存在,我喜欢这种感觉,我希望自己也要有,不管对方在说什么,保持如水的接纳、春风的柔和。也许,这就是和我们倾述的人最想要的,希望时间可以帮我修炼得柔和而坚定。
四、勇敢地做自己
荣琴,一漂亮的女子,颜值与品味齐备。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勇气,我敢说,身边的大多数女子是做不到她那样的——对爱情和婚姻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么多年,独自生活,扶养孩子,如果说不辛苦,那一定是假的,生活毕竟是波波折折的。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在她的脸上看到幽怨与哀伤,她就是她,能为自己的原则负责和承担。她的这种勇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我想,在未来,我可以更勇敢,敢对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说“不”,做真正的自己。
成长就是这样,只要有心,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