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蒙太奇学派在20年代初出现。1917年那场 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为艺术革命 运动开辟了空前广阔的天地。 刚刚建立起来的苏联国家也很快意识到 电影的认识的、 宣传的功能,因而对电影予以格外重视,对它进行了根本性改造并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在这个前提下,诞生了一批活跃于苏联影坛,并对蒙太奇理论和实践做出过贡献的艺术家群体,这便是苏联蒙太奇学派。其中最有代表性与广泛国际影响的当属库里肖 夫、 普多夫金、 爱森斯坦、 维尔托夫四人。 爱森斯坦的第一步剧情片《罢工》被看做是蒙太奇运动的开端。
理解苏联蒙太奇运动不妨从下列几个角度展开,如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人。作为代表人物,他们的影片风格极大程度与苏联蒙太奇的创作理念息息相关,研究他们的作品对于理解苏联蒙太奇运动有极大的帮助。
一、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是蒙太奇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创建了“库里肖夫集体”教学工作室,并发现了镜头组接创造新的意义,命名为“ 库里肖夫效应”。库里肖夫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创立“ 电影模特儿” 的理论,使得电影艺术始于剪辑时刻。库里肖夫从许多废片中找出了一位名叫莫兹的演员的照片,这张照片上是莫兹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于是当库里肖夫分别把一盘汤、棺材里的女尸、小女孩抱着玩具狗的镜头和这张脸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些组合竟然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变化,当这张脸和一碗汤接在一起的时候,观众感觉出,演员现在好像在沉思。把这张脸和一个女尸体接在一起的时候,观众感觉出,演员好像非常害怕,把这张脸和快乐的小女孩连接在一起,观众感觉出,演员好像也沉静其中,仿佛露出欢笑。
二、普多夫金
普多夫金吸收库里肖夫和格里菲斯理念,发明联想蒙太奇,创造了“诗意的隐喻”,将不同内容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含义,给观众造成心理上的联想,从而达到隐喻或象征的目的。发展出了“联想蒙太奇”的观念。比如在影片《母亲》中,普多夫金描绘了在沙俄时代,贫困的工人如何在生存的苦难中觉悟反抗,走上了工人的道路,细腻地刻画了母亲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普多夫金用春暖花开和死囚被释放相接,用冰雪融化和人民正义行动开始相接,无论是春暖花开还是冰河的解冻,都象征着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正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状物抒情”手法。
三、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赋予了电影全新的表现力和复杂性,在 1923年 《杂耍蒙太奇》中,将毫不相干的镜头插入叙事,制造隐喻和冲突 。在《蒙太奇在1938》中的理性蒙太奇则侧重镜头内部制造冲突和隐喻,自然不突兀。在《罢工》中,成功地运用了“杂耍蒙太奇”的理论,把沙俄统治下屠杀工人的镜头和屠宰场屠杀牲畜的镜头交替剪辑, 隐喻工人正在象生畜一样任人宰割的这样一个杂耍蒙太奇的经典段落。在电影《十月》中,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像轰然倒塌,其实象征着沙皇专制的覆灭;而当临时政府走上沙皇制度的老路时,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像又重新竖立回基位上,以表现反动势力的反扑等,都是作为“理性蒙太奇”的运用的典型例子。
综上,苏联蒙太奇学派是世界电影大家族中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支。前苏联电影用高超的理论,赢得了世界各国,甚至包括美国观众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国际影坛上斩获多种大奖,它影响了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的电影发展,影响了与它紧密相连的东欧各国的电影发展,也对世界电影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