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及心理学领域也算是看过一些书。
弗洛伊德的还有荣格的,另外不排除毕淑敏。同时还读过《大众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乌合之众》
今天谈这个题目的主要目的一个是从人格的方面看一个是从人性的方面看。界定好人格与人性也便能够反映出人内心的真实诉求。因为毕竟人有时候给予自己太多的烦恼即使对做直接人格有影响的无序信息。所以深入的挖角人格及人性是对自我的再认识。
可能是在自己读罗素自传的时候也可能是在读荣格自传的时候。那时候最深刻的印象之一便是,得心理疾病的人本质上是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差。最近看学诚法师给人的解答之一也是有类似的意思,人是由于无知才会有很多的烦恼。
那么人格的分裂最初的原因多半是由于自身不敢面对发生的问题,导致分裂出另外的一个人格来解决自身无法面对的困难。而分裂出的人格具备个人所不具备的某些特征与特质。《24个比例》按照作者自诉是是真是的案例。从其中可以看出来24个比利中不断分裂的人格具备了很多常人所不具备的技能。所以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有不同的比利可以出现以应对。
按照正常的理论来讲。如果能做到人格的分裂那也就是人本身具备另外人格所具备的能力。这样是不是说人在极端情况下能力超乎想象也便是人格分裂中的一种表象。而有些人控制不好性情可能会造成某种情况的人格分裂,出现另一个自我和超我。而分裂出的人格彻底的遗弃了自我的人格。
所以在一般的故事情节中,面对现实中的矛盾,也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分析,语言及性情的表现,以塑造不同的人格形象,而当一个写手不能很好的用语言和性格做有效的综合性描述则容易导致读者或者观看者思维的不连贯性。如果是长篇的文章还需要有明确的人格定位对应才能塑造出一个丰满的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