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个熟人,生有两个孩子。
大孩上五年级,叛逆明显,专门跟父母作对。跟父母说话没有好脸色,父母叫她往东她偏偏往西,父母跟她说事,她要么戴上耳机充耳不闻,要么把父母推出门外,把自己关进房间。
“我每天被气到生无可恋,哪是孩子,分明就是讨债鬼!”同事喋喋不休。
我问她是不是经常对大孩发火,同事点头,小吵三六九,大吵天天有,家里经常鸡飞狗跳。
我又问,她是不是对二宝也不友好?同事回答,何止不友好,简直把二宝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这就对了。
大孩觉得父母偏心,觉得二宝夺取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自然不待见二宝,日积月累,对二宝产生仇恨心理。
女同事失眠,掉头发,便秘,吃不好,精神不济,对生活失去热情,浑身哪哪不舒服,去医院还查不出来个实质毛病。
我说她焦虑了,抑郁了。
她想想倒也是。
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幼小的二孩身上,对大孩就少了关心与细致。分数考得不高,吼她。桌子收拾不干净,吼她。玩手机时间长了,吼她。课外辅导班不肯去,吼她。二孩跟在身后喊姐姐,她把二孩推倒,吼她。带二孩去公园玩,没带她去,哭了,吼她。
她根本没有耐心去了解大孩为什么叛逆,没有时间去倾听大孩内心想的是什么,大孩达不到她的要求,她对大孩就是吼。
她不知道,大孩的叛逆因二孩而起,她的焦虑因为不了解大孩而起。
昨天晚上散步,碰到这个熟人,她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玩耍。
她说谢谢我曾经的提醒,幸亏她改弦易辙,及时纠正自己过去那些错误的做法,不然后果不敢想象。
这一年,她让老公多照顾二孩一些,自己则把精力向大孩倾斜更多,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孩内心更敏感细腻。
如今大孩和她走得越来越近,上了初中之后 ,主动学习,成绩有了提升。
最主要的是,大孩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她。让人后怕的是,去年她情绪易燃易爆的时候,大孩把(道)具藏在自己的书房里,深夜睡不着夜,好几次拿出道具准备去戳隔壁房间的她和二孩。还有几次,她上班了,大孩就想着如何把二孩从窗户扔出去。
临分手的时候,她告诉我 ,这一年不再逼迫大孩学习,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地活着,活得好好的,未来好好做个人,就叫有出息 。
我拍拍她的肩膀,真心为她点赞。
无独有偶,邻居家里的情况有点类似。
邻居生了二孩之后,辞去工作,一心一意地做家庭主妇。
原来喜欢闹腾的大孩,现在换了一个人,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进书房,谁也不搭理,周末也不出去玩,一天说不了几句话。
大孩最怪异的行为,就是经常欺负二孩,经常扔掉二孩的玩具,经常乘人不注意,动手打二孩,把二孩当做仇人对待。
本是同根生,大孩如此敌视二孩,我不觉得是天性。
二孩小,理所当然地要多得到关爱,大孩大,理所应当地要懂事谦让,父母这种看法难道不是有失偏颇?
殊不知,正是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二孩 ,原来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大孩,才会倍感冷落与轻视,会特别敏感地关注、比较父母对TA与二孩付出的多少,进而,会觉得二孩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由此对二孩和父母产生怨恨心理。
我不是教育专家,拿不出理论支持这一观点,但二孩争宠的事例,身边发生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