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那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外婆竟像是个孩子。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稳重、慈祥的外婆形象,竟回忆不起她曾经的飒爽英姿。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大人了。为自己可以回馈爱我的人而欣喜。
我唱着歌,带着自己的小金库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自己做家教的工资为外婆买了一件外套。
放假回家,拿给外婆试穿,如此的合身。外婆脸上漾起开心的笑容,像孩子收到礼物时的欢愉。
“你这孩子,有钱就自己就自己多花点,不用惦记我们。在外面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那一天在外婆的声声叮咛中,直到进入了梦乡。回校后发现我的行李箱里竟然夹着外婆给我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虚度光阴,无论是为我自己还是为外婆。
从此便有了更加努力的我,更加珍惜团聚的我。
【对比思考】不够精炼,节奏和原文有差距。
【原文】
《母亲》节选 梁晓声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意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并因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么?!……”
那一天母亲教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分析】
1、围绕“母亲”和“我”展开事件情节描写。节奏:
第一段“起”,以回忆母亲的青春已逝为“起”。第二段为“承”,母亲老了,我长大了。第三句融入自己的感情,第四句为我为母亲买罐头的行为,也就是做出报答母亲的决定。然后是“转”,母亲先是数落,然后是母亲又为我攒钱买书的决定。最后一段“合”,母亲多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2、用到的技巧是:
心理活动描写,那一天………………竟回忆不意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没有以“我”为第一人称从开头写到结束,而是借用母亲的语言,体现母亲的良苦用心。
3、标点符号的应用。我鼻子一酸,一个省略号,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愧疚。
最后写母亲时候,连续句子结尾用了两个省略号,体现母爱的伟大。
最后一句,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有自己的努力,还有回报母亲的结果等含义,都是要让读者自己体验的一份与“母亲”之间的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