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悦史君的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统兵作战及雄才大略,是人所共知的,而他年轻时候的作为,也同样让人很惊喜。
曹操从小就机智警敏,有权衡应变的能力,但是为人放荡不羁,意气用事,不注意德行和学业的修养,所以时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而在三国时期东吴人所撰写的《曹瞒传》中,曹操年轻时喜欢的是飞鹰走狗,而且无节制地到处游荡,他的叔父因此多次劝曹嵩要严加管教。
曹操很担心这种情况,后来在路上碰到叔父的时候,就摆出一副嘴歪眼斜的模样。
叔父觉得很奇怪,就问曹操到底是怎么回事,曹操一本正经地说道:“卒中恶风。”
叔父一听曹操身体有恙,就赶紧告诉了曹嵩,曹嵩非常惊讶,就派人把曹操喊过来,曹操却是一副很正常的样子,一点异常都没有。
曹嵩松了一口气,但还是问曹操:”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
曹操就等父亲问这句话了,赶紧就把叔父卖了:”初不中风,但失爱於叔父,故见罔耳。"
曹嵩想想弟弟曾多次说曹操的坏话,就有了怀疑,此后曹操的叔父也跟曹嵩提过曹操的劣行,但曹嵩再也不相信了,曹操于是就更加洋洋得意了。
从这个故事,悦史君倒觉得,曹操其实也曾是一个抖机灵的熊孩子啊!
虽然很多人看不上曹操,但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却看到了他的闪光点。
桥玄曾对曹操说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桥玄认为曹操是能够安定乱世的奇才,可谓是非常高的评价。
桥玄不是一般人,他曾在朝廷和地方为官多年,以刚毅、有决断为人称道,而且谦虚、节俭,肯结交读书人,不因为对方的身份或爵位高就私下亲近。
东汉光和年间,桥玄被任命为太尉,但因长时间生病而被罢免,改任太中大夫。
桥玄是一个非常严谨而且有才学的人,以能够慧眼识人著称,他见到曹操后就觉得很特别,对曹操说道:”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讬。"
这段话同样是对曹操的极好评,甚至把妻妾和儿女都托付给了曹操,这样曹操自然就声名远扬了。
西晋史学家郭颁在《魏晋世语》中记载,桥玄曾给曹操提了一个建议”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
许子将就是南阳人许劭,当时的名士,曹操就主动去拜访许劭,许劭接纳了他,曹操也变得为人所知。
桥玄死后,家里非常贫苦,没有什么产业,连下葬棺木的地方都没有,时人都称他为名臣。
曹操曾私自进入中常侍张让的住所,被张让发觉,曹操就挥舞着手戟退到院子里,然后爬墙离开了。曹操的才学和武艺都很厉害,很少有人能胜过他。
曹操还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取名为“接要”,还给《孙子兵法》做注十三篇,都流传了下来。
曹操曾问许劭:"我何如人?"
许劭没有理会,曹操坚持要问,许劭才开口说了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按照许劭的说法,曹操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英雄人物,怪不得曹操的反应是哈哈大笑了。
关于许劭对曹操的评价,还有两个版本,《后汉书》中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其实大同小异。
东汉名士何颙在见到曹操时,也曾感叹道:“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应该说,曹操确实统一了北方,但“安天下”还是远远没有办到,因为三国在曹操晚年实质上正式形成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悦史君新书《大汉史家:班氏家族传》欢迎阅读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