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846203/fa76396ffe96642c.jpeg)
文|苏瑾七
每个人每天在职场中都会接触到很多人,上司也好、下属也好、客户也好、供应商也好,我们无不期望能与一个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对象合作。
职场说到底,是一个以契约精神为支撑点,合作共赢的平台。
当我们遇到猪一样的队友时,不免为自己的付出被团队拖累而感到沮丧。
在一个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职场,我们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专业的职场人,其实并不难,只是很多人没有养成这个习惯。
~ 1 ~
少承诺、多行动
平时经常会与一些供应商打交道,作为甲方,当我需要完成一件上级交办的任务,需要协调供应商得到他们配合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有求必应、立刻就办,马上就好的回复,常常让我感到反感。
反而是那些有理有据,对不合理的要求,与甲方据理力争,并进行流程阐述,让我知道他们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做的原因的人,让我觉得靠谱,心里踏实。
职场上,上司交代给下属任务的时候,往往他们也是带着一种给你机会提出疑问和困难的心理准备的。但很多人,为了求表现,为了留下好的印象,照单全收,不管最终能否做好,先承诺没问题,一定办到。
这种行为第一次你说的时候,交给你任务的人会开心,觉得你有能力,但是结果是你半途而废,没有做好;第二次他再交代给你做的时候,已经很明显的会参考第一次的结果,对你的口头承诺产生质疑,长此以往,消耗的是自己的信用度和个人形象。
一个同样踏实做事的老板,希望听到的是下属收到任务后的思考和反馈,是希望他们能提出合理的质疑,这才代表他们是在做事,在思考如何做好事情,而不是单纯的讨好上司。
当然,这里并非鼓吹一接到任务,就马上抛出问题,要资源、要协助,一个真正踏实做事的人,是先去思考,在能力范围内,如何解决好需要面对的问题,尽量少为公司为上级添麻烦,这也是体现自己能力所在的表现。
承诺不要轻易的开口说,当你做到的时候,人们自然会看到;有些事不需要说,做好事情,就已经树立了自己高大的形象和良好的口碑。
~ 2 ~
遵守约定、言行合一
什么是遵守约定?
我们说在职场中这就是一种契约精神,即在商品经济社会,在平等自由基础上催生的一种守信精神。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遵守劳动合同、遵守公司的守则规定,有很多由上而下派生出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都有规定的完成时间,只有员工按照公司的推进计划守信、守约定的一个个完成任务,才能实现公司及事业的运转。
一个有契约精神的人,在职场中需要充分的理解契约的含义。责任和义务不可变更、一旦形成约定,无论是口头还是黑纸白字,都需要遵守,而一旦违反,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职场中总不乏投机取巧、逾越规矩、走捷径的人。他们以为自己才是聪明人,而那些死守着规定、听话的同事,在他们看来都是傻瓜、死板、头脑不灵活。
然而,当约定的时间不提交报告、约定的会议不参加、约定的项目完成日期不交货,这些撕毁约定的行为背后,公司将是最大的损失者,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如果毫无底线、任意践踏别人的劳动,损害公司的利益,无疑是给自己挖下的深坑。一件小事,大家可能让一让你,时间久了,没有人会希望与一个不遵守约定的人共事、合作。最终毁掉的是自己的前途,付出的代价,远比一时占的小便宜要大的多。
~ 3 ~
客观看问题、摒弃个人成见
职场中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过于自我,总带着个人的成见去判断一件事,久而久之,失去了理性思考。
李莉刚做销售主管,老王给她介绍了一个客户,第一次见面约谈之后,老王就问李莉,你感觉这个客户怎么样?单子是否能拿下?但这个时候,李莉说了一句,不怎么样。老王接着问,为什么呢?李莉说了一句,我讨厌穿风衣戴墨镜的男人。在这个时候,老王就感觉特别的不可思议,为什么凭一个小的细节就完全否认一个人呢?何况这是谈客户,又不是谈男朋友,人家喜欢穿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其实有些人在职场当中,之所以喜欢说我讨厌别人怎么怎么样,仅仅是因为别人的一个疏漏,就将别人全盘否定。这种思维习惯往往阻碍一个人在职场中去客观的认识别人,完全根据个人的好恶去判断他人,并由此推断他人的其他品质,在大部分的时候,这样的推论往往是不成立的。
这种认定对方是好的,就什么都好,完全看不到缺点;相反,感觉对方是不好的,哪怕有一点点的缺点,也会全部否定这个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做晕轮效应。
职场是一个做事的地方,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克制和冷静,对事不对人。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需要有理有据、而不是主观感受。
所以要想在职场上做一个踏实做事的人,还需要摒弃个人的成见、偏见、以及易碎的玻璃心,始终保持站在一个比自己职位身份更高的高度,理性思考一件事的对错,不要妄下论断。只停留在表面思考问题,会无端的造成很多障碍,也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4 ~
凡事有交代、善始善终
说到凡事有交代,不得不提的是日本的职场法则、菠菜原则。菠菜在日语中的发音是「ほうれんそう」、这刚刚好对应的是日语的报告、联络、沟通的日语发音首字母。
这里要讲的是,我们虽然不轻易承诺,但是当我们做一件事的事情,不是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我们需要适时的将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与上司、客户、合作伙伴等进行沟通。
沟通不是邀功,职场上的沟通,是一种信息共享,是对自己的团队、上下游伙伴的一种信任和尊重。只有通过沟通,将自己的做事流程、做事进度透明化,才能更好的合作、即使发现问题、也能及时补救,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职场不是自由职业、不能仅凭单打独斗完成一个项目,任何时候都需要团队合作。我们需要来自上游人士的信息、需要一个渠道了解更多的新动态,更需要下游人士的理解和协助,我们能做的只有沟通。
即使是最低级的下属、最末端的边缘职位,当他做一件事的时候,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的重要性,他做事的积极性和态度往往比单纯的去完成一件任务要高。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效果,当你被尊重的时候,你会倍感责任重大,会付出更多的热情。
而上司或者客户、在交代了一项任务之后,他们更需要知道完成过程中的困难和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指导。
我们就算做到了打工皇帝,也还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而大部分的职场人都处于职场的中间位置,你需要给和你共事的人一个交代。
当一个人在职场中意识到自己主动沟通的重要性之后,他会明白为什么别人做事总是事半功倍,因为有效的沟通,可以赢得时间、赢得效率、赢得团队的支持。
初入职场,很多人觉得自己做的工作简单、重复,甚至随时可以被替换,没有价值。然而作为一张白纸,在职场的初期,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些简单而重复的工作,培养一个好的职业习惯。
当以上四点你都做到了,你的职场态度就很容易被认可,是金子一定会发光,最怕的是过早的高估自己,连基础都没夯实,就浮躁、急功近利。
要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这些起码的素质,你都具备了吗?有空的时候问问自己!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