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来了。」
「你回来干嘛?」
「说再见。」
「我不想参与,再见。」
这是我第一次毕业旅行吧。
要上初中了的那个暑假,我没出去玩——习惯把七月八月安置在杭州。初中毕业是2010年,上海要弄世博会,我又没出去玩——当时好像跟冰倩讲起要不要一起去,可是没去。要离开东中了,我还是没出去玩——本来和镜南要跟团游,后来吹了。玩的次数本来不多,出来玩的念头也是热哄哄地洋掉……
现在只是六月份,昨天刚夏至,温度跟闷还没完成盟友意向交涉。想要体验,嗯,就是试一试。
一直,对着火车就容易说话不利落。硬座,软硬卧,听起来都棒。
上回,一个人,看了几个小时的硬座车厢——不够亮,不够明亮,可能只是差个光光头乘客。这回,两个人,躺了几十个小时的硬卧车厢——白与黑夜,25块的成铁盒饭,一对东阳老乡(包氏凤爪),一家陕西人(得留小辫子到12岁的熊孩子),一个57岁的40+女人(总是站着)。爹在上铺睡得还好,我不行,但心情不差,因为我「睡不着,都是自己弄混了左脑。」
成都不是我的那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我猜成都也不想多吃一个「吃多的我」。我纠结过它的气味、光线、脚下安全……加上,慢节奏,我在想吃某种东西的时候没东西吃。
高一绿色的那本语文作业题,左页右栏有篇慢悠悠的现代文,写的不是成都就是丽江(我押85%的丽江)——居民把生活过得慢吞吞和美滋滋,游客就负责对照、羡慕以及走个过场。这种经历,在我身上,就是「我爱杭州,杭州的空气,杭州的灯光,杭州的坦坦大道……想要拼命留在杭州,喜欢的你你你也在杭州还久、比较久、很久很久。」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只是因为看得太少,好地方,更好的地方,你压根没见过。」「我懒得走啊,骨子里就这样。我挺喜欢,从小到大了,觉得舒服。」
成都人,我挺喜欢的,光光是跟交通工具有关的那些。
公交车上,老人看同行的两个人没有排座,就会坐到另一个陌生人身边。遇见了三例,其中一个老爷爷带着一担子果筐和一个麻袋,动个位置其实并不方便。
还是公交车上,有个阿酱年龄层的女人,有点红的烫卷,白色衬衫,人很精神。她的朋友先给一个白发头奶奶让座位,她再熟练与之唠嗑。奶奶和她老伴是从广州过来的,白衣女人先给她讲了成都,再讲讲都江堰,转而又说了参观完附近哪片会有吃的……搭乘过的站点一路,她语气不疾不徐,带着值得信任的老练、热情。
「我就这站下了。你也快到了。」
白色跟着公车并行了二十几米,之后向右走了,车拐到左边。我的身体选择了左边的路,我的心看着未选择的路,又是在想。
再说一趟共享单车,小黄车的微信公号报废了,哎,试错率100%让人不是很开心。骑着,爹在前面拐进九眼桥那,我注意到也在拐上的行人,就她一个。她很平静,我感觉到她在笑,牵得面部僵硬的我也想笑一下。
「一直跟老板说,我想让自己高冷一点,不要那么花痴、那么傻。」
大概可以说,我笑得随便,是骨子里就收不住的。况且,把高冷的人带歪是件很好玩的事,你能不能跟我一起玩?
于是,想要有能力,一个人进入某种交通工具,观察我的同类和他们的朋友「面部表情、手的动作、心就懒得去猜去读懂了」,打算耗一个不会太多也不怕短了的时值。我觉得我在这件事上可以继续成长,我想想的?
其他的,没啥了。
「
我真没有追求与福气,在吃的方面。
不过,必须鼓起肚子,以示成都并没亏待我。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