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队船只全向下游开拔去了,抛下了三只小船不曾移动。两只小船装的是旧棉军服,另一只小船,却装了十三名补充兵,全船中人年龄最大的一个十九岁,极小的一个十三岁。
等到第二天,大队船只都已经向下游开拔走后,芦溪县城这里只留下三只小船。
这三只小船,其中有两只小船装的是旧棉军服,是物品,那有谁来看管这些旧棉军服呢?
人,一定是有的,他们只是不在旧棉军服的那两只小船上,而是在另外一只小船上,这只小船是到底装了多少人呢?总共有13名补充兵。
装有13名士兵的小船,在沅水上由上游向下游行驶,我想象这13名士兵应该是兴奋的,终身难忘的记忆。从沈从文先生的多篇文章中可知,先生对于这件事真是刻骨铭心,多次反复提到。
这13名补充兵里,年龄最大的一个19岁,极小的一个13岁。
沈从文先生写到这里,并没有交代自己的年龄,只好我去算算。先生更1902年出生,写湘行散记时,是1934年,也就是32岁。先生又说他回想的第一次来到泸溪县城是17年前的事,所以判断在先生第一次来到泸溪县城看管那两只装军服的小船时,应该是15岁。
15岁在这群13名小兵中,属于不大不小,处于中等的年纪。但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15岁又是极其美好的年华,不但记忆力好,对周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和向往,对待未来以及未知的世界也是充满好奇和向往的。
先生在17年前正是如此,对于这芦溪县城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向往,也因此先生对芦溪县城记忆尤深,因此才使得我们这些百年后的读者能够读到《湘行散记》里关于这小小的芦溪县城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