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Gladstone, J., Matz, S., & Stillwell, D. (in press). Money Buys Happiness When Spending Fits Our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5.
以前常听人说,有钱买不来友情、买不来爱情、买不来亲情。常被教导不要一切向“钱”看。承认工作是为了赚钱,还要被人嘲笑一番。现在,终于,终于有人证实了,钱不仅“买”的来人与人的关系,还买得到“快乐”。
Matz和同事(2016)通过田野调查了76,000份银行交易记录发现,个体在符合个性的商品上花费更多,而这些购买了匹配商品的个体所提交报告显示了其具有更高生活满意度。换言之,有钱,且会花钱,你会很幸福的。
长久以来,学术领域秉持着一个观点:金钱与个体福祉(well-being)之间并无显著关联。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认为金钱买不来快乐的原因在于这些人把钱花错了地方,并建议任性的有钱人们,应该把钱花在以下地方:
1. 花在经验产品,而非物质商品。如旅游、电影、书籍等;
2. 为亲近喜爱之人花钱,而不是自己;
3. 购买小物件,而非大型必需品。
最近研究显示,因个体差异的存在,这些建议并不能为所有人带来花钱的快乐。比如Zhou等(2014)发现,虽然体验式购物可为喜爱体验的购买者带来更大幸福,而对喜爱物质的购买者效应很小;Hill和Howell(2014)发现,为他人消费并不增加那些不关注他人的购买者的幸福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是鸡汤)。
由此可以看出,消费所带来的效益在不同个体间有所差异。而个体差异中,易变特质的研究意义不大,稳定特质中的个性更值得大量关注。大五人格模型影响(the big five model)是影响最大的个性划分模型,其包括:
*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artistic vs. conservative)
* 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self-controlled vs. easygoing)
* 外向性extraversion(outgoing vs. reserved)
* 宜人性agreeableness(compassionate vs. anatagonistic)
* 神经质neuroticism(emtionally unstable vs. stable)
因此,对于具备不同大五人格的个体而言,哪些商品与之相契合?首先,有关心理契合psychological fit的研究显示,达到心理契合状态时个体具备更高水平的福祉(well-beings)和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原因在于,心理契合有助于个体行为与其基础需求、倾向相一致,并维持和增强自我概念的表述。消费者心理和市场营销研究显示,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我表述。因此,心理契合至迁消费者研究时,可以如此理解:当外向者将金钱消费于与好友聚会时,因其更享受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交活动,增强了其自我表述,从而为其带来更大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为此,作者们提出:
1. 消费者在与其人格相匹配的产品/服务上花销更多;
2. 那些花费与人格相匹配的消费者具有更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
这个研究最好玩的是,研究者给各类商品都分配了相对应的人格,如艺术品或手工艺品是开放性的,科技产品是严谨的,牙齿医疗费用是严谨的,花卉是宜人的,而交通罚款是神经质的……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和挖掘等,研究者证实了个体幸福感能够通过购买与个性相契合的产品增强。首先,个体通常花费更多金钱在其人格匹配的商品和服务上。原因在于,人是感觉动物,更喜欢购买那些让他们感觉更好的产品上。但商品购买后的效益是难以预测的,个体并不能准确预测购买某种商品所能带来的观感。为此,作者们进一步探索了匹配花费是否真的有助于增强个体幸福感(具体方法可看原文)。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因果关系。
作者在总结此研究创新之处时,称:
1. 研究结论与当前关于“金钱只要花在对的地方就能带来幸福”的观点相吻合,进一步探索了在何时、因何原因,这种花销能够带来幸福感。
2. 此项研究可用于在线网站的个性化推荐系统。个性化推荐系统不仅仅能帮助企业推广和销售产品或服务,将此研究纳入推荐系统,更有助于消费者幸福感的增强。
一些未解答的问题:
* 为何某些人更善于发现哪些商品有助于自己幸福感的提升,而另一些人却不擅长?
* 为何心理契合对增强生活满意度?其机制如何?具体而言,心理契合是提升了满意度,还是缓冲了不满意感的产生。
在组织管理中,企业激励员工也可以借用此项研究:
现在企业的通常做法是购买一批相同产品,作为奖励发放给员工;也有直接发放金钱的做法。但已有研究证实这种做法对于员工的激励效应很低,且此种奖励往往会带来负面效应(第四篇将详细论述奖励对个体动机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参照这种研究,企业可以设置奖品池(确有企业采用如此做法,具体哪家企业忘掉啦),让员工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喜好奖品。进一步,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个性特征,主动为其推荐奖品。通过这种精细化的激励手段,企业可利用同样、甚至更少的开销来更好实现激活员工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