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浏览新闻,看到国家要重启供销社的消息,很吃惊,很意外。

儿时的我,亲历过供销社的繁荣。
乡亲们打酱油,买生活必需品,主要就是去供销社,一排很长很长的房子,有两三个门,主门上写着供销社字三个大字,外墙上还印着“毛主席万岁,为人民服务“等宣传语。
对供销社,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其一,供销社里啥都卖,柴米油盐酱醋茶,化肥农药小工具,样样俱全;其二是,一到夏天,供销社里很凉快,出去玩,热了渴了,最喜欢往供销社里钻,没有空调也能避暑,看着冰棍还能“望冰止渴”。
听说要重启的消息,先是有所期待,然后又联想到刚闭幕不久的20大,看来新政要来了,下一个高速发展的五年,十年,二十年要来了,只是村子里竞争的头破血流的小超市,该何去何从呢?
睡了个午觉,醒来就看到,最经典的关二爷扮演者,陆树铭老前辈因心梗离世了,很突然,很意外。一直以来,总是能刷到老前辈的视频,壮硕的身体,豪迈的“喝一壶老酒,让我……”,犹在耳畔。

傍晚做完核酸,刷到一个既吃惊,又意外的好消息,著名青年生物科学家,美国科学院士:颜宁,要回来报效祖国了。

前几年,有个比较深刻的感觉,是清北学子出国后,大多选择了在国外发展,回来报效祖国的很少,总是拿国外科研环境好,科学无国界的借口,将最好的青春贡献给了西方国家。
据非官方消息,当下,令国内卡脖子的尖端技术,很大一部分,都是那些走出国门学习,学成后未回到祖国怀抱的华人做出来的,真是悲哀,郑强教授说的好,
“什么叫科学无国界?钱学森要回国被关了三年,你现在跟我这说无国界。是中国的老百姓把你培养了,培养完了你们出国了,那中国谁建设呢。当科学决定为谁服务的时候,是有很深的民族烙印的! ”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的节奏似乎在变快,不太新的事物都在快速消亡,更新的又在快速的诞生。
搞不懂,是生命的意识在加速,还是时空的轨迹在狂奔,何时局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