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戍守边塞八年之久,亲眼目睹戍边将士的爱国与思乡,边塞的奇特风光与恶劣气候,战场的残酷厮杀与白骨累累,感慨万千。
于是,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点点滴滴,又用奇特瑰丽的想象,为世人还原了一个个真实又梦幻的场景,如宏大的记录片,让人如身临其境,对戍边将士的艰辛感同身受,致以深深的敬仰和无限的同情。
岑参最著名的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李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风光,历历在目。我对这首诗爱不释手,前面也解读过,在这里不再赘述。
今天解读的这首《寄左省杜拾遗》,涉及一位大诗人,大家猜猜他是谁?杜拾遗,乃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是也。
唐代常以官名称呼对方,就像今天我们称呼某某为主任、经理。杜甫还担任过工部员外郎,故而还被称为杜工部,留有诗集名为《杜工部全集》。
这首诗作于758年,是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四年。那时,岑参与杜甫同在唐肃宗朝廷担任谏官。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杜甫为左拾遗,为门下省。
谏官的职责,就是要用放大镜找出皇上做得不对的地方,加以提醒和整改督促。所以,只有认真观察,勤于调研,敢于直言上谏,才算是尽职。
但,直言上谏需要一个包容鼓励的氛围,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位英明的皇帝。
可是,从这首诗中不难读出一种讽刺,侧面也说明,唐肃宗并不是一位开明的皇帝。
最后一句,“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真的是这位圣名的皇帝无错事吗?恐怕是皇帝的新装吧。
否则,何以,谏官百无聊赖,徒感虚度时日,一事无成,“白发悲落花”;又何以谏官羡慕自由自在的飞鸟,而自己只能早出晚归,行尸走肉,无法壮志酬志,“青云羡飞鸟”。
岑参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讽刺诗送给同为谏官的杜甫。两位大诗人,徒有忧国忧民之心,却苦于无圣明的君主,不被赏识,不受重视,无法施展才智报负。令人一声叹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