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昊
由于晚上全家一起聚餐,饭局结束的有些晚,加之结束后和老妹,妹夫陪父母说了会话,等回到家以后,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了,给小娃子洗刷完毕之后,闹着要讲书,已经给小娃子形成的习惯很难改变。不讲书就闹人,不睡觉。所以每天不管多晚,都要讲本故事。
其实偶尔也会觉得疲倦,也有不想讲的时候,但是一想到好不容易给孩子建立起阅读习惯来,就还是不要半途而废的好。哪怕真的是自己停更一天,但也别断了孩子的阅读习惯。
我小时候妈妈也会给我讲故事,虽然不是天天讲,但晚上有空还是会给我讲一讲。我对老妈讲的长篇故事感兴趣,但老妈因为工作原因,经常是讲个开头,或者讲到中间,没有时间讲的话,我要等很久才能知道故事的下文。当我学了拼音以后,老妈就开始给我买带拼音的读物。这样就不用再等好久才知道下面的故事情节。
等到后来可以熟练查字典以后,老妈给我买的书就不带拼音了,而且每本书的厚度也开始增加。我现在还留着那一套小时候看过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画册,还有那本365夜故事。
不知道那时候是我妈有意培养还是无意巧合,都让我长成了一个爱看书的人,这点必须得感谢我妈,并且我妈给我买的书还比较杂,我记得那时候其中有两本书我特迷看了好几遍,一本是《鬼神故事集》,一本是《精怪故事集》。
再大点就开始看《聊斋志异》,还有《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总之我妈并没有限制我看书的类别,所以长大了以后,我妈经常说我另类,脑子里想的都跟别人不一样。我一直觉得那就是因为小时候看书没限制和别人看的书也不一样的原因。
我上学那会子,有课外书的小学生都不太多,我属于沾了姥爷爷爷的光,因为老人们是军干,所以家里条件还好,老人家们订的也有《故事会》《小说月刊》一类的书。而且爸妈收入上也不错,我要买什么书,他们也都给买,也很支持我看。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唯一养成的习惯就是读书了,心情不好就翻翻书,心情烦躁的时候也翻翻书,翻着翻着人就安心,安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