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抵制”装”的人,往往会陷人另一个极端——不懂得所谓"藏”。
所谓“装”,是努力想去表现自己不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比如:
月薪3000元的时候为了面子买3万元的包;明明家境一般的大学生为了标新立异买一台5万元的外星人电脑;
明明只是工薪阶层却逢人便炫耀自己是富二代;明明不懂却装得很懂……
所有这些打肿脸充胖子的举动,或许确实能够在某些时候带来额外的机会,但最终都会失去。
所以我向来不提倡去“装“那些自身不具备,或者说通过努力也无法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但我说很多人不懂得“藏" ,是因为他们真实得原汁原味,却被人利用得一干二净,也被伤得千疮百孔。
所谓“藏”,是指有所保留,不是轻易就和盘托出。
首先需要藏的,是那些“不好”的东西,哪怕你自己并不觉 得不妥。
比如以前有一位同事,刚进公司时遭遇电信诈骗,被骗了2万多元积蓄。
之后,她跟同事说了这事,没有收获任何帮 助。
每次升职讨论的时候,都有人提起这件事,质疑“她这样 都会被骗,放在重要岗位上做决策是否真的合适”。
于是,她比一同进公司的人,整整晚了一年半才得到升职。
还有一个声名在外的经济学家,个性率真,但他常在朋友 圈里发负面情绪的内容,比如吐槽和儿子吵架、深夜楼上孩子闹腾之类的生活琐事。
后来,一家公司的员工推荐请他去讲学,领导却说“这人格局太小了,请来讲课,难保哪天课堂上给你惹出个事来”。
虽然课堂上的他神采飞扬完全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可在朋友圈宣泄负面情绪,让他损失了很多机会。
再有一个加拿大移民,加拿大婆婆问起中国怎么样时,她一开始没有想太多,只顾着吐槽。
没想到居然让婆婆产生了 “你们中国那么差,你嫁到加拿大占了大便宜,你还不好珍惜”的优越感。
古人说“家丑不可外扬”,以前不太懂,以为这句话提倡的 是遮丑的虚荣心。
经历的事情多了,才知道即使不怕人耻笑,
“已丑”也不应该外扬。
因为,你虽然不怕耻笑, 可你也承受不 了别有用心者做文章和使绊子。
其次需要藏的,是那些好得别人没法轻易得到或者不舍 得付出代价的东西。
同学刚毕业时,工资只有5000元,她却花2500元租房。
她只是对居住环境要求高,而且相信自己能在未来挣得更高 的薪水,所以愿意稍微超支一点住得好些。
同事们知道了,对此揣测不一。
各类小道消息纷传,让她苦恼不已。
其实她,只是在别人不愿意付出代价的地方,付出了额外 的代价,可有的人只去关注她所享受了自己没有享受到的,而忽略了其付出的代价。
后来我自己也遇到类似的问题,跟一位长辈说起,她便问 我:“那你干嘛告诉人家你租了那么贵的房呢?”
我说“只是不想撒谎,被揭穿多尴尬啊!”
长辈问:“同事之间关系紧密吗?会不会相互串门?”
我 说:“不会。”
她又说:“既然同事不可能来你家,那我给你个建 议,以后遇到类似这种事情,打个对折告诉别人就对了。比如你租房花了600元,就说3000元;女朋友送你300元的礼物,就说100。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不仅同事,其他人也可以这样应对。”
不是为了装穷,而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把“不好”的“己丑”藏起来,把自己乐在其中愿意付出别 人不舍得的代价的“己好”也藏起来,这就是我所提倡的 “藏”。
我觉得,藏不是装,只是洗去倾诉欲和虚荣心之后,留下的克制。
网友评论